[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生活小故事

粒米勝須彌 (佈施)

張貼者:🛂孟吟
閱讀人數:3993人 張貼日期:2021-07-08 12:54: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粒米勝須彌(佈施)  

天道是公平的,窮人捐一粒米和富人捐一斗米的福德是一樣大。
所以不要輕視小善,以爲不會帶來福報,水滴雖小,也能盛滿大器皿,深厚的福德,是點滴修行而得。
具足清淨心、恭敬心的無相布施,布施一粒米,福德大如須彌山,抱著交易的心態,名爲布施實爲名利,有相的布施功德很小,甚至了無功德。


梁武帝過去世曾是一個樵夫,有一天,打完柴回家的途中,突然下起雨來,他看到一尊佛像在露天裡被雨淋著,就把戴在自己頭上的斗笠布施給這一尊佛像。由於他布施的功德,後來感得成爲一代帝王的果報。
在佛門裡有一首讚嘆梁武帝及布施功德的偈語:

三寶門中福好修,一文施捨萬文收; 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

布施有多少功德,就看是從什麼層次來的。
不怕禮輕只要人意重,在關鍵時刻,心至誠則至善,這就是最高的布施境界。


星雲大師說:
布施就是捨得,布施是到達目標的道路,你有布施就有道路;
布施是溝通的橋樑,你有布施就有人緣。
人布施也不一定要用錢財珍寶去布施,你心地善良,可以用說好話布施;
你心裏面有豐富的力量,可以用服務來布施。
即使你不會說好話,沒有力量爲人服務,只要人家做好事,你心裡隨緣歡喜,隨喜也是布施。
每個人心裡都有隨喜、隨心、隨口、隨力的功德寶藏,所以我們應該把儲蓄在我們自己心田裡的寶藏,隨時布施,這才是致富之道。

布施貴在發心純正,如果帶著貢高我慢的心去施捨,功德就小了。

唐朝的裴休宰相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他把已經做到翰林的兒子,送到寺院裡去修行參學。



有一次,他從山下挑了一擔水回到山上,忍耐不住心裡的不滿,發牢騷道:「翰林挑水汗淋腰,和尚吃了怎能消?」
住持大和尚聽到了,就說:「老僧一炷香,能消萬劫糧。」意思是說,我只要一炷香,你萬劫的供養,我都能消受。出家人修無爲法,你有爲的功德,布施多少,都能接受。


布施的最高境界,要三輪體空,沒有布施的我、沒有受施的人、沒有所施的物,我、你和所施的物,都能不著相,這才是真正的無相布施。有時候布施很多,得到的功德很少,這是有相布施,財重心輕,有利害的發心;有時候布施的財物有限,得到的果報卻很大,這是無相布施,財輕心重,發心無私。


有一對貧窮的夫婦住在炭窯洞裏,四壁蕭條,夫妻兩人甚至要共穿一條衫褲,丈夫穿出去了,妻子只好守在家裏;妻子出外,丈夫衣不蔽體,也只好待在洞裏。
有一天,風聞佛陀率領弟子們到附近托缽乞化,夫妻兩人就商量著說:「我們過去不知道布施種福田,才會落到今天這樣窮困的地步,現在好不容易盼到佛陀來此地教化,怎麼可以坐失這樣大好布施的機會呢?」     

說著說著,做妻子的深深歎息道:「這個家幾乎一無所有,我們拿什麼去布施呢?」     
丈夫想了想,毅然地說:「不管怎麼樣,我們寧可餓死也不能錯過這個機會,失去福德因緣。這樣吧,我們如今唯一尚稱完整的東西就只有這條衫褲,我們就拿它供養佛陀吧!」     

夫妻兩人於是歡歡喜喜地把唯一的衫褲布施出來,頓時使佛陀的弟子們頗感為難,大家把這條褲子傳來推去,一個個掩鼻而避,不知道如何處理才好。最後還是阿難尊者拎著這條又髒又臭的褲子來到佛陀面前請示:「佛陀!這條褲子實在不能穿,還是丟掉吧。」     

佛陀慈祥地垂訓:「比丘們!不可以這樣想,窮人的布施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就拿來給我穿吧。」     
阿難當下萬分慚愧地和目犍連捧著褲子一起到河邊清洗,誰知道褲子才一浸水,整條河立刻變得波濤洶湧,暴漲暴落。目犍連一急,就運起神通把須彌山搬來鎮壓,壓了又壓,還是無法平息波濤,兩人只好匆匆趕回來稟告佛陀。

那時候,佛陀正在用齋,就輕輕拈起一粒米飯對他們說:「河水翻湧,是因為龍王讚嘆貧人能夠極盡布施的願心,你們把這粒米飯拿去,就可以鎮住河水了。」     

阿難覺得奇怪,就問:「佛陀!那麼大的須彌山都壓不住,這麼小的一粒米怎麼可能鎮壓住那樣的狂濤巨浪呢?」     
佛陀笑著說:「你們拿去試試再說吧!」     
阿難和目犍連半信半疑地將這粒米丟進河裏,竟然一下子就風平浪靜了。




兩人深覺不可思議,難道一座須彌山的力量反而比不上一粒米嗎?
回來後立刻請教佛陀,
佛陀頷首開示道:「無二之性,即是實性。一粒稻米從最初的播種起,經過灌溉、施肥、收割、販賣……累積了種種的力量與辛苦才能成就一粒米,它所蘊含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正如同那件褲子是貧苦夫婦唯一的財物,全部的家當,它所包藏的布施心量也是無限的。四海龍王懂得一粒米的功德與褲子的功德一樣大,都由虔誠一念引出,所以趕快退讓稱善。由此可見:只要虔誠一念,則小小一粒米、一條衫褲的力量,都可以與千千萬萬座須彌山相等。」     


不是有錢才能供養,不是你供養的東西有多奢侈、數量有多少,才有功德。
功德不在於外在的物質,而在於自己的心是否乾淨。只要內心足夠虔誠,你供養一百元和供養百萬元的功德是一樣的。不去執著,不去分別,功德就不可思議。有所求,有所攀比,反而一無所值。只要虔誠一念,小小一粒米、一條衫褲的力量,就可與千萬座須彌山相等。


帶相布施心量小,無相布施,才有無量心無量福。福德,是一點一點地布施來的,福德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不求回報的無相布施,功德最大。

後來有人把這件事寫成一首偈,來警示天下的冥頑眾生:     
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   
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