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神佛傳說

商山四皓

張貼者:ChihYi
閱讀人數:3434人 張貼日期:2023-07-17 01:30: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黃老之學的博士:東園公唐秉、夏黃公崔廣、綺里季吳實、甪里先生周術。他們是秦始皇時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分別職掌: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職。後來他們隱居於商山,曾經向漢高祖劉邦諷諫不可廢去太子劉盈(即後來的漢惠帝)。後人用“商山四皓”來泛指有名望的隱士。
 
成語解釋

解釋:舊時泛指有名望的隱士。
出處:《史記·留侯世家》中記載的漢初商山的四個道家隱士。
 
事例:一叫做東園公,一叫做夏黃公,一叫做綺里季,一叫做甪里先生。向來蟄居商山,號為“商山四皓”。 ★蔡東藩《前漢演義》第三十九回
 
名稱來歷
 
秦末漢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東園公唐秉、甪(lù)里先生周術、綺里季吳實 和夏黃公崔廣四位著名黃老學者。
 
他們不願意當官,長期隱藏在商山(今陝西省商洛市境內),出山時都80有餘,眉皓髮白,故被稱為“商山四皓”。劉邦久聞四皓的大名,曾請他們出山為官,而被拒絕。
 
他們寧願過清貧安樂的生活,還寫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
 
歌曰:
 
“莫莫高山,深谷逶迤。
曄曄紫芝,可以療飢。
唐虞世遠,吾將何歸?
駟馬高蓋,其憂甚大。




富貴之畏人兮,不如貧賤之肆志。”
 
劉邦登基後,立長子劉盈為太子,封次子如意為趙王。後來,見劉盈天生懦弱,才華平庸,而次子如意卻聰明過人,才學出眾,有意廢劉盈而立如意。
 
劉盈的母親呂后聞聽,非常著急,便遵照開國大臣張良的主意,聘請商山四皓。有一天,劉邦與太子一起飲宴,他見太子背後有四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問後才知是商山四皓。四皓上前謝罪道:“我們聽說太子是個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禮賢下士,我們就一齊來作太子的賓客。”劉邦知道大家很同情太子,又見太子有四位大賢輔佐,消除了改立趙王如意為太子的念頭。
 
劉盈後來繼位,為漢惠帝。
 
主要事跡
 
劉邦登基後,立長子劉盈為太子,封次子如意為趙王。後來,見劉盈天生懦弱,才華平庸,而次子如意卻聰明過人,才學出眾,有意廢劉盈而立如意。
 
劉盈的母親呂后聞聽,非常著急,便派自己的哥哥建成侯呂釋之去請開國重臣張良出面。呂釋之對張良說:“您是皇上的親信謀臣,現在皇上想要更換太子,您豈能高枕而臥?”張良推辭道:“當初皇上是由於數次處於危急之中,才有幸採用了我的計策。如今天下安定,情形自然大不相同。更何況現在是皇上出於偏愛想要更換太子,這是人家骨肉之間的事情。



清官難斷家務事啊!這種事情,就是有一百個張良出面,又能起什麼作用呢?”呂釋之懇求張良務必出個主意。
 
張良不得已,只好說:“這種事情,光靠我的三寸不爛之舌恐怕難以奏效。我看不如這樣吧!我知道有四個人,是皇上一直想要羅致而又未能如願的。這四個高人年事已高,因為聽說皇上一向蔑視士人,因此逃匿山中,不作漢臣。然而皇上非常敬重他們。如果請太子寫一封言辭謙恭的書信,多帶珠寶玉帛,配備舒適的車輛,派上能言善辯之人去誠懇聘請他們,他們應該會來。然後以貴賓之禮相待,讓他們經常隨太子上朝,使皇上看到他們,這對太子是很有幫助的。”於是呂氏兄妹和太子當真把這四個後人稱之為“商山四皓”的老人請來了,把他們安頓在建成侯的府邸里。
 
在一次宴會中,太子侍奉在側,四個老人跟隨在後。劉邦突然見那四個陌生的老人,都已八十開外,鬍鬚雪白,衣冠奇特,非常驚訝,問起他們的來歷,四人道出自己的姓名。劉邦聽了大吃一驚:“多年來我一再尋訪諸位高人,你們都避而不見,現在為何自己來追隨我的兒子呢?”四個老人回答:“陛下一向輕慢高士,動輒辱罵,臣等不願自取其辱。如今聽說太子仁厚孝順,恭敬愛士,天下之人無不伸長脖子仰望著,期待為太子效死,所以臣等自願前來。”劉邦說:“那就有勞諸位今後輔佐太子了。”四人向劉邦敬酒祝壽之後就彬彬有禮地告辭而去。劉邦叫過戚夫人,指著他們的背影說:“我本想更換太子,但是有他們四人輔佐,看來太子羽翼已成,難以動他了。



呂雉這回真是你的主人了!”戚夫人大哭。劉邦強顏歡笑:“你給我跳楚舞,我為你唱楚歌。”劉邦便以太子的事件即興作歌:“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翼已就,橫絕四海。橫絕四海,又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個人解析
 
東園公
 
姓唐(一說姓庾),名秉,字宣明。秦末漢初之際隱士,“商山四皓”之一。
 
“商山四皓”為避秦亂而隱居商山,結茅山林。四人德高望重,漢高祖劉邦多次請他們出山為官,不至。
 
後劉邦寵幸戚夫人,打算另立太子,呂后急找張良商量,張良便請出商山四皓出面。後來商山四皓被太子劉盈請去,成為太子上賓。劉邦見太子有四位大賢輔佐,消除了改立趙王如意為太子的念頭。劉盈後來繼位,為漢惠帝。
 
江蘇省蘇州西山島西北部的鳳凰山西南有一東村,因“東園公”隱居於此而得名。村中有東園公祠,門樓正面書“東園公祠”四字楷書大字,背面橫額為“商山領袖”四字。
 
綺里季
 
是漢代的一位著名隱士,是“商山四皓”之一,他曾力諫漢高祖劉邦廢太子之事。



綺里季與東園公、夏黃公、甪里這四位飽學之士先後為避秦亂而結茅山林。
 
甪里先生
 
是漢代的一位著名隱士,是“商山四皓”之一,甪里與東園公、綺里季、夏黃公這四位飽學之士先後為避秦亂而結茅山林。高祖嘗召之為官,不至。
 
夏黃公
 
又稱黃石公,原來姓崔名廣,字少通,鄞縣(今浙江寧波)人。一說本是齊國人,因隱居夏里修道而得名。秦漢之際一位著名隱士,與隱士綺里季,東園公,甪里並稱為“商山四皓”。
 
秦末天下大亂,四位老人為躲避戰亂而隱居商山。漢高祖曾召夏黃公入廷為官,輔佐太子。傳說張良年輕時曾得到黃石公的指點。張良在圯橋替黃石公“三次進履”,得黃石公送的一部《太公兵法》。黃石公後來回故里隱居,並在鄞西一帶行醫。傳說黃石公逝世於黃古林,享年九十餘歲,葬於餘姚覆船山。
 
黃石公有一女兒名叫黃姑,繼承父志,在鄉里行醫看病。四皓隱士夏黃公,為東周、秦、漢時的著名三朝儒學文人之一。他因與東園公、甪里先生、綺里季三人在秦朝時不滿秦始皇的焚書抗儒暴行,遂在秦及漢初同時隱居於陝西的商山,故被世人並稱為“商山四皓”。



又因四人都是“年皆八十有餘,鬚眉皓白,衣冠甚偉。”故也稱“四皓隱士”。他們的事跡經常進入歷代文獻對《易經》中的相關“貞壽、頤壽、隱德、嘉遁”等詞義註解或條文解釋,“鬚眉皓白”一詞,也因他們的“四皓”而出。
 
夏黃公秦時曾為朝廷的博士,據《史記》記載:劉邦曾多次相邀他們四人出仕,但都被拒絕。後劉邦欲改立戚氏所生的趙王如意為太子,呂后聽了很著急,張良就獻策請來了四皓以輔助太子,終於使太子的地位得以保住。但在太子劉盈即位漢惠帝後,朝政大權旁落其母呂后,四人預感報國無望,就又重歸深山隱居。
 
後來夏黃公終老夏禹故里(四明山石鈕村),葬於姚江南岸的覆船山(今河姆渡村的福壽山)。為了永世紀念他的功德,鄉民將夏黃公墓的渡口,歷世稱為夏墓渡(“河姆渡”實際為“夏墓渡”的方言誤音)。
 
大隱為古句章的發祥地之一,因傳為大禹的石鈕村故里,故有“夏里”之稱。“夏黃公”實際是“夏里黃公”的一種簡稱,故也有“大里黃公”的稱呼。 《陳留志》中稱黃公姓崔,名廣字少通,齊人。隱居夏里修道,故號夏黃公;三國虞翻的《答王府君》中,“則黃公定鄞人,非齊人也”;《廿四史》中也認為,陶淵明詩句有“黃綺之終南”、杜甫詩句有“黃綺終辭漢”的一說,則黃為姓無疑;《會稽地誌》中稱為“大里黃公”;《甬上耆舊傳》中說,縣西二十五里地名為黃公林,相傳為漢黃公隱處,即古之大里也;《四明談助》載,大隱山本名句章,以大里黃公居此,故稱大隱;《慈谿志》先賢人物記載為“荒周時四皓大理(同里)黃公”;清王渥在《大隱山即事》中也有云:“此亦四明真福地,當年曾隱夏黃公。涼生古井春波綠,秀擁層巒夕照紅。”凡此種種,都已能證明夏黃公在歷史上是確有其人的,並可初步斷定為是東周戰國時期,跨秦到漢初的著名歷史人物。
 
◎圖文源自網路資訊,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處理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