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神佛傳說

碧霞元君

張貼者:ChihYi
閱讀人數:16171人 張貼日期:2024-05-25 01:30: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BPcZhcsCCFo


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是以中國大陸華北地區為中心的山神信仰(道教),稱為“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女神。其道場是在中國五嶽之尊的東嶽泰山,位於山東省的泰安市。碧霞元君的影響力由山東省泰安市傳播開來,歷經上年,特別是在明清時期以後,對於中國北方地區文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碧霞元君全稱為“東嶽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經稱為“天仙玉女碧霞護世弘濟真人”“天仙玉女保生真人宏德碧霞元君”。因坐鎮泰山,尊稱泰山聖母碧霞元君,俗稱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萬山奶奶等。道教認為,碧霞元君“庇佑眾生,靈應九州”“統攝岳府神兵,照察人間善惡”,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女神之一。
 
中國民間的“北元君 南媽祖”的說法,指得是泰山奶奶和媽祖娘娘之間,雖然有地域之差和山神、海神之別,但同樣都普度眾生、捨己為人,成為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聞名於世的保護女神。中國南方部分地區也稱其為“送子觀音”。“碧霞”意指東方的日光之霞,“元君”則帶有濃重的道教色彩,是對道教女神的尊稱。
 
基本資料
姓名:碧霞元君
所屬教派:道教
相關著作:碧霞元君護國庇民普濟保生妙經
別名: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萬山奶奶
兄弟姐妹:馬山奶奶,五峰山奶奶
主要成就:“庇佑眾生,靈應九州”
出生地:東嶽泰山山頂
國籍:九州
年齡:與天同壽
設定:神仙
誕辰:農曆四月十八
 
 
來歷簡介
 
碧霞元君,全稱“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至於碧霞元君的來歷,一說為黃帝所遣之玉女。據《玉女考》和《瑤池記》記載:“黃帝建岱嶽觀時,曾經預先派遣七位女子,雲冠羽衣,前往泰山以迎西崑真人,玉女乃七女中的修道得仙者"。一說為華山玉女。但一般作為泰山女神,為泰山神之女。



據明王之綱《玉女傳》稱:“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黃帝時始見,漢明帝時再見焉。”
 
一說為漢代民女石玉葉,憑靈泰岱。據《玉女卷》稱:漢明帝時,西牛國孫寧府奉符縣善士石守道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時生女,名玉葉。貌端而生性聰穎,三歲解人倫,七歲輒聞法,嘗禮西王母。十四歲忽感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長指,入天空山黃花洞修焉。天空蓋泰山,洞即石屋處也。山頂故有池,名玉女池;旁為玉女石像。可見漢晉時早有泰山神女的故事。漢代人還在泰山頂上雕刻神女石像,在泰山極頂修建玉女池以奉祀。五代時殿堂傾塌,石像仆地,金童之像漫渙剝蝕,玉女也淪落於泰山嶽頂玉女池內。
 
在中國的北方地區,民眾對碧霞元君的信仰極盛,信徒以之為奉神,禱之即應。在中國民間廣為流行宣揚敘述泰山娘娘靈跡的《泰山娘娘寶卷》,道教也奉為教門經籍,納入道書之列。碧霞元君的稱號,也並非泰山娘娘的獨有,南方的天妃順懿夫人也有此號,《封神演義》又說余化龍為主痘碧霞元君。直到近代,碧霞元君之名才為泰山娘娘所專有。




 
信仰體系
 
碧霞元君信仰體系的核心是主生思想。碧霞元君的道場是在北方地區的泰安市的泰山,泰山是五嶽之尊的“東嶽”,是著名的道教名山。泰山之“泰”,《周易·泰卦》云:“天地交而萬物通也”。《風俗通義》言:“泰山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長也。萬物之始,陰陽交代,故為五嶽長。”五嶽之中泰山為“東嶽”,東方是太陽初升的地方,按五行屬木,一四時為春,五常為仁,八卦屬震,二十八宿為蒼龍。“東”字從“木”,“日”在其中,甲骨文中“木”與“桑”通,故有日出扶桑之說;“春之為言蠢也,產萬物者也”《禮記·鄉飲酒》;“仁”乃天地大德;“震”與“蒼龍”則是帝王出生騰飛之地。於是東方主生的思想就具體到泰山,泰山還成了“天地大德”、“帝王騰飛之地”。碧霞元者出於泰山信仰,很自然地繼承了東方主生的思想,故《岱史》有云:“泰山位東土,察木德,而玉女坤質為水,助生成之功。”元君主生思想與婦女問題聯繫在一起,人們便認為元君主宰生兒育女。


誕辰
 
碧霞元君的聖誕為農曆的四月十八日,一說農曆的三月十五日,是時泰山碧霞祠和供奉碧霞元君的廟觀均要舉行隆重的慶典。碧霞元君其誕生年代和身世自古說法不一,有凡女得道說、黃帝玉女說、華山玉女說等等。  泰山學者周郢多次考證。
 
碧霞元君生於“四月十八日”,此說由來已久,源頭甚長。最早的載錄見於明代中期出現的寶卷《玉女卷》。



其記云:明帝時,西牛國孫寧府奉符縣善士石守道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子時生女名玉葉,貌端而性穎,三歲解人倫,七歲輒聞法,嘗禮西王母。十四歲,忽感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長指,入天空山黃花洞修焉……。(《岱史》卷九《靈宇紀》錄隆慶時人王之綱《玉女傳》引。按清康熙朝泰安同知張奇逢所立《禁止捨身碑》所引與此略有不同,其碑云:“矧讀頂廟碑文內載《玉女卷》云:天仙聖母本石□[氏],西牛國奉符縣人,生東漢明帝永平七年甲子四月十八日子時。”兩者出生之年號不同而日期一致。)這是最早出現的關於碧霞元君身世的文本,書中將女神誕生之日設定在“四月十八”。由於寶卷作為一種講唱文學樣式,宣於婦孺,傳布尤廣,此說遂不脛而走,流為丹青,載入經籍,成為世俗公認的“娘娘聖誕”。
 
延至清代中葉,“四月十八日”為元君聖誕說,被清政府正式認可,列為宮廷定製。清廷入主中原後,對碧霞元君信仰有一個逐漸接受的過程(參見拙作《天下東嶽廟》,載《東嶽信仰與大眾生活》,廣西師大出版社2009年版)。至康熙一朝,以康熙帝登岱致禮碧霞宮,賜匾“坤元葉應”為標誌,宣示了清廷對元君崇祀的認同。雍正帝繼承這一政策,曾詔修碧霞宮,賜額“福綏海宇”,並在《碧霞宮寶幡步虛詞》中以“子視群蒙敷惠澤,母臨庇土荷帡幪”,“常將天福人間錫,獎孝褒
忠佑萬方”(《世宗憲皇帝御製文集》卷二六《雍邸集·六》)之詞,表露了以元君佐治的政治思想。乾隆帝本人不僅在政治姿態上如此,在個人信仰上也更多接受了碧霞元君,《金川紀略》中記當時傳聞:乾隆皇后富察氏因子夭亡,悲悼成疾,夢碧霞元君召之,於是乾隆帝特為東巡登岱,祈福於岱頂碧霞祠。因此,在乾隆一朝,不僅屢次敕修岱頂之祠,還在離宮內苑—
—圓明園與避暑山莊分建廣育殿(建於夾鏡鳴琴橋東山坡)與廣元宮(建於敞晴齋附近),祀碧霞元君。清帝居圓明園時,每值初一、十五皆至廣育宮拈香。
 
作為碧霞元君信仰的一項內容——“四月十八”娘娘聖誕,也為清廷所接受,屆時在宮內都要舉行慶賀活動。



近代王芷章《清昇平署志略》第四章《分制》載
:“四月十八日為碧霞元君誕辰,京師頗重此節,例向南頂進香。宮中亦受影響,而有演戲之事,園內則在廣育宮(殿),宮內則在廣生樓。”四月十八日,除帝後前來瞻拜聽戲,有時宮人還在廣育殿附近的聚遠樓和福海北岸的松風閣“過皇會”以作慶賀。乾隆二十四年(1759),為碧霞元君祀史上之重要一年。乾隆帝發布詔旨,正式開啟遣使泰山、致祭元君的制度。《岱覽》卷《分覽一·岱頂中》載:自乾隆二十四年以來,每遇四月十八日,遣內大臣香帛進謁為常。清《泰山志》卷三《盛典紀》載:四月十八日,為碧霞元君誕辰,皇帝遣內侍御大臣一員進香。於十七日齋宿岱頂。十八日黎明,詣碧霞祠行禮。歲以為常。
 
學者王克煜說,“三月十五”聖誕日期的最早記錄,是民國女作家凌叔華的《泰山曲阜遊記》。根據時人所記,每值官府“封山”而香客禁足。可見無形之中,“四月十八”這一天,已為皇帝所壟斷。普通進香庶眾無奈望祠興嘆,絕難一奠心香,群體祭祀活動只能另選時日。
 
“三月十五”系元君“換袍日”。



即這一時段,春夏代序,天氣轉暖,神儀上之舊帔漸敝,例應換置新袍。信眾往往醵資制服,於此日群聚岱祠,行換袍之禮。此俗申來甚久,《明紀》卷二二載:弘治十二年,兩宮太后“使使詣泰山進神袍,……劉健等力諫,帝重違兩宮意,不聽。”紅門宮北小碑林民國二十四年(l935)立《濟南府西關同社人碑》寫換袍事便特筆標出“三月十五”:“民國二十一年,同赴岱頂敬獻大匾一塊,萬民傘一把,袍五身。……又擬於民國二十四年三月十五日,在紅門碧霞宮前建醮立石,以志不忘神庥雲。”柳芳梧先生《泰安城和城郊社戲傳略》詳載民國時泰安風俗:“三月十五泰山頂,老奶奶換衣裳,碧霞祠唱社戲一天一晚上。三月十四日城鄉、新泰、萊蕪、淄博、德州、桑園等地,各路朝山進香的善男信女都到達泰山頂,晚上溫台開戲,這時碧霞祠山門內外,鍾、鼓樓上,東、西神門外,人山人海,水泄不通。這晚上不單唱戲,中間還加上為善男信女死去老人過金橋等迷信活動,做的活靈活現。第二天即十五日,再唱一天戲,並舉行給老奶奶換衣裳。”(《文史資料選輯》第六輯、頁147,泰安郊區政協文史委1989年12月版)“四月十八”吉日既為官府所占據,信眾聚會行香,便更多地選取在“三月十五”這一“換袍日”上。久而久之,便口耳相因,將這一“良辰”傳說成了元君聖誕。雖辛亥國變,清廷“四月十八”之禮廢止,但“三月十五”在泰山一帶卻已相沿成習,深入人心,再難更易。
 
因此元君聖誕從“四月十八”到“三月十五”的變化,反映的其實是朝廷與民間對碧霞元君主祀權的爭奪,其背後頗有深邃的文化內蘊可資解讀 。
 
影響

明清時,由於碧霞元君影響日益擴大,祀元君的廟宇也從泰山擴展到全國各地,每日裡香火旺盛,對其的信仰遍及大半個
 
中國。人們對碧霞元君尊崇倍至的原因有兩條:首先,與元君的職司分不開。



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王錫爵《東嶽碧霞宮碑》記載:“元君能為眾生造福如其願,貧者願富,疾者願安,耕者願歲,賈者願息,祈生者願年,未子者願嗣,子為親願,弟為兄願,親戚交厚,靡不相交願,而神亦靡誠弗應。”由此可知,碧霞元君在民眾的心理層面上簡直是有求必應,無所不能。
 
其次,碧霞元君作為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樂善好施的女神,更是讓勞苦大眾倍覺親切,從而愈加信賴她,一躍成為民眾心目中的慈母、聖母。每年的農曆生日,香客多來此祭拜以示慶賀。
 
 
歷史發展
 
碧霞元君在明清時期的中國民間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碧霞元君"一名蓋出現於唐代,此時也應該出現了其祠廟。宋代,碧霞元君廟在一些地區有零星分布,明成化以後祠廟數量急劇增多,行宮遍布大江南北。碧霞元君廟會規模較大,在華北的一些地區規模尤大。碧霞元君廟的規模不一,有一些相當大,超過了泰山的祖廟。皇帝、王公、太監、官員、僧道、士紳、百姓、軍人等階層都參與了碧霞元君廟的修建。碧霞元君廟大多有香火地。其祠廟由道士主持的較多,由僧人管理的也占相當大的比例。一些地方有碧霞元君廟與東嶽廟、天妃宮混淆的情況。對於碧霞元君這種民間信仰,一些封建士大夫頗有微辭。
 

碧霞寶誥註解
 
碧霞寶誥(1)志心皈命禮,泰山頂上,東嶽內宮(2)。



曩時現玉女之身,根本即帝真之質(3)。膺九炁而垂慈示相,冠百靈而智慧圓融(4)。行滿十方,功周億劫。位鎮天仙之號,策顯碧霞之封(5)。統岳府之神兵,掌人間之善惡(6)。巡聲赴感,護國安民(7)。大聖大慈,至孝至仁(8)。天仙玉女,廣靈慈惠(9)。恭順溥濟,保生真人(10)。護國庇民,弘德碧霞元君(11)。

註解:
 
(1) 碧霞寶誥:碧霞元君,全稱“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碧霞”意指東方的日光之霞。俗稱“泰山奶奶”。寶誥,用於褒揚。
 
(2) 泰山頂上,東嶽內宮:泰山,五嶽之一。



五行屬東,四時主春,五常主仁,主生髮。《周易·泰卦》云:“天地交而萬物通也”。故碧霞元君亦為送子之神。此句言碧霞元君現法身之處。
 
(3) 曩時現玉女之身,根本即帝真之質:曩時,過去、以往之時。根本,本源。帝真之質,仙真之體。明代前元君稱“泰山玉女”,明代易名“碧霞元君”,此句有言此歷史背景之意。
 
(4) 膺九炁而垂慈示相,冠百靈而智慧圓融:膺,承擔,接受。九炁,道教認為天地混沌之時有玄、元、始三氣,三氣各化生三氣,合成九氣,為萬物之源。垂慈示相,為仙真對眾生的慈愛示現。冠,為首。百靈,眾生。
 
(5) 行滿十方,功周億劫。位鎮天仙之號,策顯碧霞之封:行滿、功周,皆為德行圓滿之意。



此句言,因元君之功德深遠,而被封為“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
 
(6) 統岳府之神兵,掌人間之善惡:岳府,岱嶽、指泰山。
 
(7) 巡聲赴感,護國安民:以上二句言碧霞元君之職能。
 
(8) 大聖大慈,至孝至仁:大聖,碧霞元君具有最高智慧。大慈,碧霞元君無比慈愛、慈悲。至孝、至仁,碧霞元君位屬東方,東方五常主仁。
 
(9) 天仙玉女,廣靈慈惠:此句言元君慈祥呵護眾生。
 
(10) 恭順溥濟,保生真人:溥濟,普遍救濟。保生,言元君保生送子之職能。
 
(11) 護國庇民,弘德碧霞元君:此為碧霞元君之聖號。又稱“天仙聖母碧霞元君。”
 
 
民間傳說

 
道教神話中的一位女神,中國華北地區的人們對她尤其崇拜。人們把她的神廟建在泰山的最高處,泰山是中國神仙的聚居之地。
 
關於她的來歷有很多說法:
 
第一種傳說認為,她就是泰山之神東嶽大帝的女兒,和她的父親一起住在泰山,人們還專門給她建造了神像;
 
第二種傳說認為,在很早以前,黃帝(中國人的祖先之一)派一位神去泰山管理,又派了7位仙女幫助他,其中的一位刻苦修行,終於得道,這位仙女就是碧霞元君;
 
第三種傳說是,在公元1世紀時,有一個姓石的女孩子,無意中見到了最高的女神,從此來到泰山修行,3年後得道,就是碧霞元君;
 
第四種說法是,有一位山東本地的女性,15歲時遇到神仙,拯救了許多人,後來自己修煉,成了神仙。
 
無論她的由來是怎么樣的,人們普遍認為“碧霞元君”能保佑人們獲得許多利益,比如:賺錢、升遷、豐收、旅行平安、生子以及婚姻、法律訴訟、治病等等,所以對她的崇拜一直很興盛。
 
 
歷史評價
 
碧霞元君在民眾心目中更為神通廣大,能保佑農耕、 經商、旅行、婚姻,能治病救人,尤其能使婦女生子,兒童無恙。



故舊時婦女信仰碧霞元君特別虔誠,不僅在泰山有廟,在各地也建有許多“娘娘廟”,並常在左右配祀送子娘娘、催生娘娘、眼光娘娘、天花娘娘等四位娘娘。這種信仰至今仍很興旺,人們仍不辭勞苦登上泰山絕頂,許願還願,向其祈禱,香火不斷。
 
◎圖文源自網路資訊,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處理。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