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心的隱形活動 ~ 靈性修行對照

張貼者:林咘卡
閱讀人數:819人 張貼日期:2025-09-18 08:00:00
1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推動力(心的驅動馬達) 生活語言:
就像手機裡的「背景 App」,一直在推你滑手機、想吃東西、追求成就。

覺察方法:
問自己:「我現在為什麼要這樣做?是被逼的,還是真心想的?」

修正之法:
停一停,回到呼吸,讓推動力不只是「慣性」,而是「有意識的選擇」。  

判斷力(心的法官模式) 生活語言:
大腦愛打分數:這人讚 / 那人雷,這事有價值 / 那事浪費時間。

覺察方法:
抓住「心裡小聲的評語」:它是愛貼標籤還是清晰看待?

修正之法:
學會說:「事情就是事情,我的打分不等於真相。」
這是練習「捨覺支 × 平等心」。

 造境(心的 VR 導演)

生活語言:
你腦海自動開影廳:重播過去、彩排未來、想像別人怎麼看你。

覺察方法:
發現自己正在「腦補劇本」時,提醒:「這只是我內心拍的短片」。

修正之法:
不跟著劇情跑,把意識拉回當下(呼吸、身體感受),看清這只是幻象。

 直覺(心的導航系統) 生活語言:
那種「不用想就知道」的感覺,好像 Google Maps 給你一條更順的路。





覺察方法:
分辨:這直覺是來自恐懼的反射,還是來自清明的安定?

修正之法:
練靜心,讓直覺從「雜訊」變「真訊號」。

直覺 = 高我給的 push 通知。

 能量流(心的氛圍場)

生活語言:
有時不是想法或情緒,而是「一股 vibe」:心突然亮了、鬆了、緊了、暗了。

覺察方法:
停下來感受:「我現在的氛圍感是輕盈還是壓抑?」

修正之法:
用呼吸、頌缽、咒語或大自然來調頻,讓能量場慢慢清明。

 習氣 × 慣性(心的自動駕駛) 生活語言:
明明說好不熬夜,卻又自動打開手機刷到凌晨;嘴上說要減肥,卻自動伸手拿零食。

覺察方法:
抓到那一瞬間:「啊~我又在照劇本走了!」

修正之法: 別急著罵自己,先「看見」就是第一步。

把習氣當老師,問:「它想提醒我哪個洞還沒補?」 用小步替代,比如:本來想刷 1 小時 → 改為 5 分鐘 → 再停。

 總結 心不只是「想」和「感覺」,它其實在背後開了六個「隱藏程式」:
 推動 → 判斷 → 造境 → 直覺 → 能量流 → 習氣。

修行的重點不是馬上刪掉它們,

而是: 覺察它們在跑, 接受它們的存在, 用更高頻的心(慈悲、智慧)去「更新軟體」。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