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身心靈平衡能量的定

張貼者:啃泥
閱讀人數:1126人 張貼日期:2025-03-19 08:00:00
1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這段文字的核心思想,是關於如何在修行中自然地進入「定」的狀態,並在此基礎上開始「修觀」,

即觀察內在與外在的實相,進而生起智慧。在身心靈的成長脈絡中,

我們可以從幾個關鍵點來解析這段話的內涵:

1. 定與觀的自然流動 這段話強調 「定」並不是一種刻意營造的狀態,而是一種自然流入的平靜。

當我們的內心從混亂、雜念、紛擾中回歸到一種 舒適、安穩、不再被外境拉扯的狀態,這就是「定」的初步顯現。

在靜心或禪修的實踐中,許多人誤以為必須進入極深的禪定才能開始修觀,實則不然。

只要 內在感受到一種不被外境影響的平靜與滿足,這就是修觀的最佳基礎。

2. 內在穩定與不執著外境 當內心感到「很飽滿,很快樂,不會去追求外在的快樂」,

這代表心識已經從 依賴外在來獲取快樂的習性中解脫,而回到一種內在的穩定與自足。

在靈性成長的過程中,這樣的狀態與「高頻能量」密切相關。當我們的頻率提升,內在能量場穩定,

我們不再容易受外界的影響,而是能夠自發地感受內在的喜悅與寧靜。





3. 超越懷疑與猶豫,信任內在的指引 這段話提醒我們,不要過度糾結於「我是否準備好了?我的定力夠不夠?」這類的懷疑。

這些懷疑本身就是 肉身上頭腦的慣性,與其他能量的干擾,容易讓人陷入「不上不下」的狀態,既無法安住於定,

也無法進入觀。 真正的修行,無論是靜心、冥想還是觀修,都是 從當下最真實的狀態開始,

而不是等到某個「完美」的條件出現才去修。

「信任當下的自己,順勢而為」,當感受到內在的穩定,就可以自然地開始修觀,不需要強求,

也不需要恐懼自己做得不夠好。 4. 定力與智慧的相互成就 這段話也指出 定力的深淺不影響智慧的生起,

關鍵是我們是否願意讓內心穩住,並開始有意識地觀察自己的念頭、感受、身心變化與外界互動。

這就像靈性修行中所說的「從平靜中洞見真理」,我們不需要執著於達到極高的定境,而是透過當下的安住,

讓內在的智慧自然生起。 以智慧能量開啟覺察 這段文字傳達的核心智慧,在於「內在的穩定就是最好的基礎」,

當我們允許自己在當下的平靜中修觀,我們的心智會自然成長,智慧也會在這個基礎上萌發。

當我們停止懷疑與猶豫,而選擇信任自己的內在狀態,智慧的能量就能夠順暢流動,讓我們從內在開悟,

而不是一直卡在「準備好了沒?」的問題上。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