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保健文章

吃素、生機飲食,還是得大腸癌?

張貼者:🛂玉芬
閱讀人數:16795人 張貼日期:2021-01-12 08:00: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大腸癌到底有多常見?
我當腸胃科總醫師的時候,每個星期在內視鏡室裡檢查總是會發現好幾個新的胃癌個案,十幾年過去,如今胃癌病人好久才會發現一個,取而代之的卻是滿山滿谷的大腸直腸癌(以下簡稱大腸癌)病患。  

過去二十年來,台灣的惡性腫瘤排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根據衛福部2015年死因統計結果,盤據癌症前三名依序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肝和肝內膽管癌;以及結腸、直腸和肛門癌。相較傳統的胃癌逐年下降,肝癌的發生率趨勢也漸緩,大腸癌儼然成為新的國病,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有人說是因為公共衛生與醫療改善,讓與環境衛生相關的癌症變少,例如胃癌(與幽門桿菌感染有關)、肝癌(與B型、C型肝炎有關)與子宮頸癌(與人類乳突病毒有關)就逐漸變少。有人說是生活西化,包括飲食習慣的改變,如蔬菜攝取量減少,而動物性脂肪與紅肉類攝取量大幅上升,流行病學研究也證實,一個國家的肉類、動物性脂肪消費量與大腸癌增加的趨勢一致,且這種西化飲食習慣容易導致肥胖,更是增加大腸癌風險的重要因素。此外,吃得油又不運動,造成某些癌症持續增加,像大腸癌就是其中之一。  

誰是罹患大腸癌的候選人?

大腸癌的增加與生活西化總是脫不了關係。其實「西化」說穿了,就是都會型的生活型態:活動量或運動量減少(以車代步、久坐不動)、高熱量高脂肪食物攝取量增加。此外,高齡化的社會型態與生活方式演變,正給大腸癌坐大的溫床。  

亞洲各國的大腸癌發生率逐年上升,正印證了這個「西化」理論,由西化或現代化最早的香港、日本或新加坡率先增加,韓國與台灣繼之,而中國的沿海大都市如上海、廣州,甚至內陸的四川,這幾年來也以快速的趨勢增加。

此外,高齡化與居高不下的亞洲抽菸盛行率,以及本來就眾多的人口,導致亞洲地區的大腸癌個案佔了全球的40%,為北美洲的4倍與歐洲的1.5倍。  

各國關於大腸癌危險因子的研究都顯示非常一致的結果。研究顯示,與大腸癌有關的危險因子包括年齡、男性、抽菸、運動量不足、肥胖、糖尿病、一等親有大腸癌家族史、攝取較多量的紅肉或油炸食物等。

如果你同時具有多項危險因子,代表你有較高罹患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因子是你改變不了的,如性別;有些是擋不住的,如年齡。所以別說你沒有那些壞習慣,絕對不會得大腸癌,因為你總是會老的。   那麼,具有良好的生活習慣,真的就可以降低大腸癌的風險嗎?

丹麥一份追蹤五萬多位50∼64歲成年人長達十年的研究發現,具有愈多良好生活習慣的人,其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成階梯式的下降。具備五個好習慣的人,比起只有一個或完全沒有任何好習慣的人,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整整低了23%。  

這些所謂的好習慣包括運動、維持適當腰圍、不抽菸、控制酒精攝取量、以及維持良好的飲食習慣(以高纖食物、脂肪作為熱量來源的比例、減少紅肉或加工肉品攝食量、多攝取蔬果)等。
除此之外,許多研究也顯示加工肉品或油炸物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攝取或烹調食物時也應該要多加注意避免,尤其是以外食為主的人。  

大腸癌的臨床症狀
大腸癌的確可能會有某些症狀,但並非有這些症狀的人都是大腸癌,甚至大部份不是。常常為了這件事情,我在門診得跟我的病人一來一往,有時候會想:乾脆幫他大腸鏡做一做,還比在這裡討價還價省時。
我們常常在醫藥版看到一些報導或採訪寫到:如果有血便、排便習慣改變,或伴隨體重變化時要警覺有無大腸癌。

但是這些症狀到底是不是有用呢?   首先必須跟各位澄清幾點:

1.早期大腸癌幾乎沒有症狀   大腸癌要有症狀,基本上要到第二期、甚至第三期以上,如果希望找到可以根治的原位癌(第零期)或第一期癌症,想靠有無症狀來決定要不要做篩檢是絕對不可靠的。  

2.年齡才是影響腸癌發生率的重要因素   排便習慣改變,非大腸癌特有,它也是功能性腸胃疾病很常見的症狀。例如,只要腸道蠕動的速度變快,水分來不及完全吸收,糞便來到肛門口依然稀軟,就有可能變細;而蠕動得慢一點,水分吸乾,糞便就會較硬或造成便秘。因此,光要以排便習慣有否改變來看是否罹患大腸癌,實在是很困難的一件事,而且會徒增恐懼與困擾。




由於大腸癌是與年齡有關的疾病,而且與年俱增,年輕人有類似症狀的,往往是功能性腸胃疾病,光靠症狀預測有無大腸癌,難以與50歲以上的成人相提並論。

3. 大腸鏡檢查後不必年年反覆檢查  
假如近年內已做過大腸鏡,基於腺瘤生長至癌症需耗時5年或更久,癌症引起症狀的機會相對較小,大可不必一直反覆接受  大腸鏡,即便做了對症狀也不會有幫助,反而會因為擔心或緊張,讓症狀加劇(因為焦慮是功能性腸胃疾病症狀加劇的重要成因),應該針對功能性腸胃疾病去接受藥物控制或調整作息。
一般只有大腸鏡發現進行性腺瘤才要在短期內再度進行大腸鏡追蹤,即便如此也是三年之後,實在不必每年接受大腸鏡。至於正常或小腺瘤,一般建議五年後大腸鏡追蹤即可。  

4.腫瘤生長位置不同,症狀有所不同,症狀出現時間也不同  
糞便的水分會隨著在大腸裡蠕動的過程,逐漸被腸黏膜吸收,使糞便從近端大腸移動至肛門的過程中,逐漸變乾、變硬,因此排便習慣改變或血便等症狀比較容易發生於遠端大腸癌或直腸癌,而糞便在近端大腸因仍呈液態或軟便,通常不易因與腫瘤摩擦而產生上述症狀。反過來說,因不易有症狀,因此發生在近端大腸的腫瘤,往往會生長到相當大才被診斷出來,而且常常要到發生貧血,血紅素下降到一定程度後開始有喘、頭暈或臉色蒼白等症狀去就醫,才被診斷出來。  

5.長痔瘡的人也可能得直腸癌  
有些人有痔瘡問題,因此排出血便就一廂情願認為是痔瘡所致。  
過了50歲後的血便,若是先前沒做過篩檢還是提高警覺的好,沒有人說長痔瘡的人可以免於直腸癌,鴕鳥地選擇性認定出血原因必定是痔瘡,一念之差,人生可能就往全然不同的方向去了。  

目前國民健康署的大腸直腸癌篩檢計畫,被篩檢找出來的癌症有將近50%是零期或一期的早期癌症,只有7~8%是第四期。反觀有臨床症狀後才就醫,被診斷出來的大腸癌個案當中,有高達20%是第四期,早期癌的比率只有21%。

很多篩檢出早期癌來的民眾都驚呼「怎麼會⋯⋯我都好好的啊⋯⋯」由此可知,大腸癌最常見的症狀叫做「沒症狀」,真正有症狀的時候,疾病往往已經進展到一個程度了。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有症狀提高警覺是好,但是更重要的是年齡,超過50歲,即使沒有症狀時也要做篩檢,才是早期診斷的關鍵動作。有症狀才去檢查不叫做「篩檢」,那個叫做「就醫」。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