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菩薩行于非道,通達佛道

張貼者:黑糖
閱讀人數:253人 張貼日期:2024-11-27 08:00:00
1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在《維摩詰經》中,天女與文殊菩薩的對話揭示了佛法對“通達佛道”的深刻見解。在修行的道路上,“無得為得”的核心思想,啟發菩薩們如何在非道中開悟與救度眾生。這一過程不僅考驗著菩薩的智慧,也磨礪其堅韌的心力。
 
一、菩薩行于非道,通達佛道
文殊菩薩曾向維摩詰請教如何通達佛道,維摩詰回答道:“菩薩行于非道,是通達佛道。”在表面看來,非道似乎與佛道背道而馳。然而,菩薩在非道中依然可以弘揚佛法,將眾生引入覺悟的光明。這一切並非因為偏離正道,而是基於菩薩慈悲救度的善巧方便,借由各種境地度化他人,使之向佛道轉變。
 
二、逆境中的修行:非道中的智慧與超然
在修行中,“五無間罪”是最重的罪業,但菩薩不以煩惱的因緣而造五無間業,而是憑藉內心的慈悲,巧妙地運用智慧,以度化之心入於地獄道,示現為度脫眾生而行。此處的關鍵在於“無惱恚”——菩薩並不因環境而心生苦惱,而是抱持清淨的心,坦然進入五無間地獄,以拔濟眾生為己任。
 
三、示現三惡道:慈悲無畏的菩薩道
菩薩雖行于三塗(即地獄、餓鬼、畜生道),但非因業因墮入,而是以大悲心入其中。菩薩進入地獄,並非自身的罪垢所致,而是如地藏菩薩般,示現救苦救難的形象,以慈悲身主動示現於地獄中。



於畜生道,亦非因憍慢無明,而是為救度而顯現其中。菩薩入于餓鬼道,非因福德匱乏,而是為了幫助此道眾生脫離苦楚。這種智慧超然的行持,超越了凡夫心中對環境的迷惑與執著,不受境界所轉,仍持清淨心。
 
四、修行之要:不隨境轉的定功
菩薩示現于色界與無色界,而不迷失其中。色無色界並非菩薩心中最高的解脫之地,故而無所貪著;菩薩無論身處何境,皆不將此視為最終目標。這正是“處於逆境不可樂之境,內心仍保持如如不動”的功夫體現。在禪修與定心中,修行者得以鍛煉自己的內心,使之不隨環境變動而波動,從而漸漸培養出更高的智慧與內心的穩定。
 
以智慧與定力行持菩薩道
逆境的種種考驗不僅僅是障礙,更是磨礪心性的道場。菩薩于非道中行持佛法,是一種對清淨心與智慧的極高要求。通過禪修定心,修行者得以在一切境遇中保持心如如不動,逐步累積無懼的定力和無量的慈悲。無論境界如何,菩薩都能以無得為得的智慧,始終以通達佛道為終極的修行方向,引領眾生歸向解脫的彼岸。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