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其他文章

佛法和醫學

張貼者:中醫老頑童
閱讀人數:26人 張貼日期:2025-04-04 08:15: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醫生都是希望解脫眾生的病苦。佛法也是如此,強調平等、慈悲,不僅解脫眾生生理、心理的病苦;而且為了怕眾生違背因果,未來會受惡業、受苦,因此告訴眾生在因地該努力的方向和目標;使人生現在、未來都能得到利益,並且把過去所造的業障轉化。

所以當醫生不容易,除了醫術以外,還要使病人有信心,這便要有修德。

醫生如果能學習佛法的平等和慈悲,心量就能像佛菩薩一樣廣大;再配合醫術、藥物,就能夠確實醫好病人身心的疾病。醫生如果有德行,病人有病,能夠去關愛他、安慰他,體諒病人受病苦的折磨。





同時也藉此因緣鼓勵他,勸他要念佛、誦經、做善事,再配合藥物治療,一定對病人的疾病有幫助,病人對醫生產生了信心,這個信心就能治病。

只要能夠知道慚愧、懺悔,發願修一切善、斷一切惡;心中沒有煩惱、壓力、惡念,保持身心平靜,自然而然疾病就會好轉。

假使我們經常注意自己的心念,保持清淨、善念與正念,很多疾病就不會發生。從這一點來觀察,佛法和醫學是共通的;心中有了煩惱,立刻會影響生理的健康,由此可知,心理和生理確實關係密切。

佛法與醫學,都重視身心的平衡,而佛法更注重治本,根本就是這一念心,這念心清淨,身體便能健康。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