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其他文章

紫微斗數 v.s. 西洋占星術

張貼者:達輝
閱讀人數:18993人 張貼日期:2018-09-30 15:16: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現代的年輕人都很熱衷於西洋占星術,大概是因為它的星曜只有少數幾顆,比較簡單易懂。其實,西洋占星就是中國古代的「七政四餘」學說,對此中國人早有研究,跟紫微斗數可說是源自於《易經》的雙胞兄弟。

以下讓我們來比較其中的異同: 紫微斗數有先天十二宮之說,也就是說,在紫微斗數十二個宮位中,先天的定盤是根據十二個地支來排定在十二個固定的宮格中,再根據個人的出生資料找出紫微星的位置,排入以上的定格中,然後依序把其他的主要星曜排入。 西洋占星也有十二個固定的宮位,即白羊宮、金牛宮、雙子宮、巨蟹宮、獅子宮、處女宮、天秤宮、天蠍宮、射手宮、魔羯宮、水瓶宮和雙魚宮。

它們與紫微斗數十二宮相對應的關係是:水瓶宮相當於子宮,魔羯宮在丑宮,射手宮在寅宮,天蠍宮在卯宮,天秤宮在辰宮,處女宮在巳宮,獅子宮在午宮,巨蟹宮在未宮,雙子宮在申宮,金牛宮在酉宮,白羊宮在戌宮,雙魚宮在亥宮。 在西洋占星術中,根據個人陽曆(西曆)的出生年月日時,即可排出各星曜所在的宮位,並且從出生的月份及生日就可知道這人是屬於哪個星座的,也就是看太陽星所在的宮位來判斷。如果出生時刻正確,就能排出上升宮位(第一宮),也就是命宮的宮位所在。同樣,根據個人的陰曆(農曆)出生年月日時,也可以定出個人命宮的位置,然後依序排列出其他的宮位,這就是後天十二宮。

西洋占星的後天十二宮與紫微斗數的後天十二宮,其名稱與所在定盤十二宮的位置儘管不盡相同,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兩者的第一宮皆為命宮,而跟個人息息相關的官祿宮、疾厄宮、兄弟宮、僕役宮、夫妻宮、子女宮等也都各自具備。 紫微斗數在論命時,會強調三方四正的宮位,同樣的,西洋占星論命也是要看三合方及四正位,兩者的三合方都是指第一、五、九宮,而四正位則是指第一、四、七、十宮。紫微斗數的三方宮位分別是命宮、財帛宮及事業宮(也可觀看其學習成就);西洋占星的三方宮位則是命宮、子女宮(在西洋占星盤中此宮也代表個人的才華、表現能力及偏財運,並不純粹指其子女運而言),還有第九宮遷移宮(代表其遠行的運勢以及所受高等教育的程度,跟紫微斗數一樣,都是跟個人的學習及成就有關)。

至於論命的吉凶,西洋占星是以星曜所落的宮位是否得力,以及各個星曜之間是否形成良好角度(相位)而定;紫微斗數則是看各星曜的落點是否得力,以及各相關宮位元中的星曜屬性是否相容,能不能有相輔相成的加分效果來作評斷。 由上述幾點論述可以看出,不論是紫微斗數或是西洋占星,在命盤的排法及論命的重點,大原則上幾乎是相同的,彼此的差異只在西洋占星採用的是太陽曆,紫微斗數採用太陰曆來定命宮及星曜的位置而已。

紫微斗數在中國的演繹流傳久遠,研究的人數眾多,理論的發展完備,除了主星之外,尚有許多輔星,並且隨著年份的更迭與四化星的引動,在論命方面更見精準。紫微斗數較之西洋占星殊勝之處,在於其能以四化為本命、大限及流年作貫穿,而「紫微」與「天府」這兩顆星也是西洋占星裡所沒有的。 中西星相學產生融合? 不同文化、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人看星空,常會賦予它不同的含義。



古希臘有古希臘的星座體系,古中國也有古中國的星座體系。

而中國古代的星座體系、星名則多半和一些神話故事結合在一起。早在古巴比倫時代,或更早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人們為了占星的需要,將較亮的星劃分成若干「星座」。他們把星空中較亮的星星用想像的虛線連接起來,描繪成具體的形象,並加以命名,這就是最初的星座,如射手座和獅子座。 到了西元二世紀,希臘人將星座和扣人心弦的神話傳說聯繫起來,於是在北半球的星空便出現了今日所熟悉的獵戶座、仙女座和古希臘星座神話。而南天的星座和十六世紀環球航海的成功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這個區域的星座的命名多是像六分儀、羅盤、望遠鏡等和航海有關的名稱。

1928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清楚地劃分了星座的邊界,全天劃分為八十八個星座,使每一顆星星都屬於一個特定的星座。星座中按星星的亮度以希臘字母排序來稱呼,最亮的為α,接下來是β,以此類推。我們常常提到的十二星座又叫黃道十二宮,是八十八個星座裡面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由於地球繞太陽公轉,從地球望去,太陽像是在星座之間移動。人們把太陽的運行路線叫黃道,而月球和行星的軌跡基本上是不離黃道上下九度的狹窄區域,於是這個區域就叫作「黃道帶」。自古以來,黃道帶有著特殊的天文和占星學意義。古時候黃道帶上有十二個星座,而太陽每一個月會經過一個黃道星座,所以稱為黃道十二宮。如今,由於歲差的緣故,太陽經過黃道星座的日期已經和古代大不相同,而且黃道又多經過了一個星座——蛇夫座。

早在上古時代,中國人便開始觀察天象變化,並將星相的變化和人類的活動聯繫起來。為了便於辨認和記錄,古人將星空中若干相鄰的恆星組合在一起,以皇家政府機構和官員來命名,所以稱為「星官」,意思是天帝的官員。



星官中的星星少則一顆,多則幾十顆。 星官散落在星空之中,為了方便尋找,古人將星空劃分成三垣二十八宿。將北天極和近頭頂的天空分為三個區域,稱為「三垣」,分別是:「紫微垣」天帝居住的皇宮,「太微垣」是天帝處理政事的地方,而「天市垣」則是與各諸侯國交易的地方。再沿著兩極,像西瓜一般,把天球切成二十八塊,稱為「二十八宿」,不僅包括各星宿星座自身,落在每一塊裡的星座都屬於這個星宿的範圍。 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古人很早就發現月球大約是27.3日走一周,黃道帶被分成二十八星宿,月球大約是一天走一個星宿,這樣便容易記錄月球的位置。每七宿組成一象,共為「四象」,用動物來命名,分別是蒼龍、白虎、朱雀、玄武。與三垣的皇宮大臣對應,四象則象徵著四方臣民。

其實,無論是分成二十八個天區,還是分成十二宮,都是一種人為的劃分方法,很難說哪個更科學,它是為了適應本民族習慣的需要而設。由於中國古代對天體的劃分方法比較特殊,所以在天體的位置計算上,古中國採用的是赤道系統。古代西方的黃道十二宮以黃道座標來表示,但是到近代以後,也改成赤道系統了。誰更方便?誰更科學?英國科學史學家李約瑟認為中國的更科學一點。總之,無論是赤道系統,還是對星空的劃分方法,都是先人留下的寶貴科學文化遺產。

應該說,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成就高超,有很多非常優秀的思想直至今日仍很有價值。中國古代的星座思想受「天人合一」思想影響最大,星座的命名就是在這樣的思想下產生的,「天」被理解成是一個神祕的活物,它可不是我們說的自然、沒有生命的,所以古人對天非常敬畏;至於「天人合一」的人,指的則是皇親國戚、股肱大臣,因此平民百姓的命,天可能就無暇顧及了。古希臘人的星相往往是針對個體,是對個人的命運和性格作分析,中國古代的觀星或者占星往往聯繫的是國家、皇權。總之,中西方天體計算方式上逐漸趨於融合,彼此在差異中尋同、借鑒。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