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保健文章

拔罐的原理與臨床的意義

張貼者:中醫老頑童
閱讀人數:2839人 張貼日期:2025-04-05 07:00: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Cupping 拔罐的原理與臨床的意義
 

中醫拔罐療法的原理是通過對人體體表穴位的局部刺激,利用經絡的傳導功能和雙向調節作用,扶助正氣,祛除體內的病邪,具有活血行氣、消腫、祛寒、疏通經絡達到治病健身之目的。 

拔罐算是一個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透過物理性的放鬆,解除肌肉與筋膜緊繃、促進局部循環。
有助於舒緩疲勞、高強度運動後的肌肉緊繃、酸痛,增加肌肉與關節的活動度。 



拔罐的功能原理與臨床意義

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紓解疼痛。 

拔罐療法通過排氣造成罐內負壓效應,負壓作用使局部淺層肌肉、筋膜被拉扯,迅速充血、造成瘀血現象,紅血球破壞,微血管甚至破裂,發生溶血現象,可以讓血液循環加快,增加新陳代謝,加強免疫系統的吞噬作用。 

紅血球中血紅蛋白的釋放對機體是一種良性刺激,通過神經內分泌反應,調節血管舒縮功能和血管的通透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同時促進白血球的吞噬作用,提高皮膚對外界變化的敏感性及耐受力,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拔罐的溫熱作用不僅使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可增強血管壁的通透性,淋巴循環加速和細胞的吞噬作用加強。拔罐處血管緊張度及黏膜滲透性的改變,對感染性病灶形成一個抗菌的良好環境。

 


一般來說,症狀越嚴重的部位,也就是中醫所謂氣血瘀滯越嚴重的位置,而神經痛一般會合併氣血瘀滯的現象。

起罐後,沒有罐印,或雖有罐印但立即消失,皮膚恢復如常,提示身體基本正常或病邪較輕。





罐印紫黑而暗:表示供血不足,行經不暢有血淤現象。

罐印發紫並伴有斑塊:表示寒凝血淤症。

罐印呈散在紫點狀,且深淺就一,表示氣滯血淤症。

罐印鮮紅而艷:表示陰虛,氣血兩虛或陰虛火旺。

罐印紅而暗:表示血脂高,且有熱邪。

罐印灰白,觸而不溫,多為虛寒或濕邪。

罐印呈青色,則表明為寒症。

走罐後出現大面積黑紫印跡,提示感受風寒。

罐印表面有皮紋或微癢:表示風邪或濕症。

罐體內壁有水氣:表示該部位有濕氣。

罐印出現水泡,說明體內濕氣重,如果水泡內有血水,是濕熱毒的反應。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