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一個人的能量有多少,取決於心量和智慧!

張貼者:白開水
閱讀人數:349人 張貼日期:2024-10-23 08:00:00
2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一個人的能量有多少,取決於心量和智慧!

1 . 人體的能量場

每個人都具有「能量場」。 能量場會影響我們身心狀況、情緒、運氣、與外界的一切關係。能量場對我們而言非常重要,雖然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卻特別重要。

人的心力、願力、感動力等,都是屬於人體的能量場,但人的這一能量場會隨著後天不斷產生的煩惱慾望而減弱。減少慾望,保持心態的平和,多做善事能增加正面的能量場。可以說德行是人體能量場的源泉,人的意念越專一,力量就越大。

只要念頭正,越單純越好,越單純越容易成功,而生性自私,急躁的人做事很難成功。人的一生又是一個耗能過程,如果不人為的加以提升,人的這一能量場就只會減弱而不會增強。

胡思亂想的人最耗神,心靜養神是恢復自身能量的最佳方法。一個人的能量是有限的,不同的人能量場的強度也是不同的,但有相同想法的人,能量是能夠相和的。

能量場是每個人都擁有的,中醫裡稱之為人的“正氣”,這一能量場可產生一種作用力。 這個能量場時刻環繞在人體的周圍,扮演維護身體健康的角色,又能根據不同的事物對外產生不同的作用力。

 2. 輻射積極的能量

由於人每產生一念,無不取決於心,欲求越多,能量場也越分散。 對外產生的作用力也就越小,同時用來保護自身的力就越弱,反之亦然。人在無私無慾、清淨淡泊的情況下能量場最強,抵禦外來侵害的能量也是最強的。

人的意識就是一種無形的能量,稱為意念力。



這種能量透過人的意識發射在空間中,形成強度不同的能量波。

它可以影響和改變事物的存在形態和發展方向,也可以直接對事物產生影響。 只不過此能量的大小是因人而異的,意念力強的人,可以改變物體的存在方式,可以影響別人的能量場。

態度樂觀、積極、向上的人,充滿熱心、希望與信念。 這樣的人就像是一個正能量磁場或一種氣流,可補充或改造四周較弱的負能量磁場。

正能量還能感召同樣的正能量磁場,在遇到負能量時,往往也能起到中和的作用,使消極的影響力消退。當你陷身困惑、爭執或負面能量之中時,你應盡力做個化怨者,嘗試解脫或改變破壞性的能量。

3. 生命中能量的得與失

告訴你一個天大的秘密:當你充滿歡喜心、慈悲心、包容心的時候,你的身心將會源源不絕的產生出正能量來。

當你打開智慧之門,歡喜充滿的時候,你所獲得的能量將超乎你的想像。 當一個人真正發出一個大的善願後,他會在一瞬間得到無限的能量。  

反之,當你內心充滿怨恨、恐懼、無奈、嫉妒、煩惱的時候,你的能量會迅速流失,加速老化與死亡。 尤其是恐懼,它會讓你的能量公頃失去殆盡,失去生命。人在說謊的時候是很消耗能量的,這點你必須知道。

我們很多人都有這個經驗,就是你到一個陌生的家庭或單位的時候,如果你有足夠的感應能力,你就會感受到這個家庭或單位是否和諧。

這是因為在這個小空間裡聚集著人心念好壞的能量場,這個能量場不只影響你的心情,也會影響你的健康。  

還有,在與陌生人之間交往的時候我們很多人也會有這個經驗,就是有的人會給你很舒服的感覺,讓你很有親近他的念頭。



而有的人就會讓你很緊張也很不舒服,一刻也不想跟他在一起,其實這些都是和人的心念有關。  

很久以前的時候,有些德高望重的老中醫,他們有著菩薩一樣的心腸,病人到他那裡,不用吃藥病都能好三分。為什麼? 就是這個充滿祥和之氣的能量場讓病人感到心情舒暢,心情舒暢,病自然就會退去。

而現在,大多數的醫生不是想著如何讓病人減少痛苦,而是盤算著怎麼才能從病人的口袋裡多掏些錢出來,好讓自己拿的回扣能多一些。 這就是現在人之所以看不好病的其中原因之一。  

所以,今天我們無論在單位或家庭,首先要知道心念的重要性。 善念感召的是健康和吉祥, 惡念感召的是疾病和災難。 這絕對不是迷信,而是實實在在的科學。

4. 智慧是很高的能量

智慧其實也是一種能量,而且是高級的、看不見的能量,一個人能力的大小,其實起關鍵作用的還是他的智慧。

這就是為什麼偉人會有那麼大的號召力、為什麼他們做事就能成功的根本原因。 他們的內心蘊藏著無窮的智慧,他們是心念一動,就會調動大量的能量來幫助他完成所要完成的事業。

智慧能量的來源,是通達宇宙人生的真理實相,並且不斷能透過虛極靜篤來體證獲得!

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 我們擁有的能量大小,智慧的層次。 除了先天帶來的,更重要的是需要不斷的經過後天的培養。

在我們幾千年儒釋道的傳承當中,就記錄了大量的宇宙人生真理實相,並留下了無數實證的方法。這些都是宇宙間超高能量的記載!

因此我們應該有求知探索的心,去追隨聖賢的腳步,去了解體悟真正的實相。如此也不枉此生!

轉載共勉~網路文章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