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修行文章

愛語——智慧的語言

張貼者:茱茱
閱讀人數:17064人 張貼日期:2020-04-30 08:12:51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愛語——智慧的語言



佛世時,有個國家的人民性情非常驃悍,不管男女大小,個個粗暴凶狠、言語乖戾,甚至打罵砍殺、偷拐搶騙樣樣來。當時,佛陀與弟子們剛好遊化至這個國家的鄰國,佛陀的大弟子們聽說了這個情況,個個躍躍欲試,都想前去度化。目犍連首先自動請纓,佛陀也答應了。

目犍連信心滿滿地前往,對該國人民講說因果的道理,強調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要他們多行善事、多說好話,要是再行惡事,罪過無量……不料,忠言逆耳,大家聽得大為不滿,竟然群起追打起目犍連,目犍連只得落荒而逃!

舍利弗見狀,也決定出馬去度化這些暴民。他到了當地,開始說起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的殊勝,結果,他們聽了也不順耳,便把舍利弗給趕跑了。後來,就連大迦葉帶領弟子前去也鎩羽而歸……

阿難看到師兄們的遭遇,向佛陀感慨說道:「這些人啊,他們不知道辱罵一位阿羅漢的罪已經夠重了,何況他們不但辱罵一位阿羅漢,甚至毀謗佛法,這究竟會招來怎樣的重罪啊!」然而,佛陀卻慈悲回道:「即便犯了重罪,菩薩也不覺得他們有罪。」說著,便請文殊師利菩薩出面。

文殊師利領命前往,不管見了誰都是滿口的讚歎:「怎麼這麼好啊!」「真是太好了!」進宮面見國王時,同樣對整個國家讚不絕口;更每每向人稱讚其他人的優點:「某某人勇氣十足」「某某人仁慈孝順」「某某人聰明有膽識」,讓聽者對那人刮目相看,話傳回本人耳中,更是人人心花怒放,都覺得生平難得遇到這麼懂自己的人,心裡這麼想著:「這位菩薩真是太有智慧了,他說的真對、真好啊!」

於是,大家不約而同,歡喜地帶著香花、金銀、上好的布料及飲食,前去供養文殊師利,彼此見了,也是笑逐顏開、和和氣氣的,氣氛好不溫馨和樂。文殊師利見大家都來了,還帶來豐盛的供養,說道:「您們供養我,不如供養我的師尊佛陀,若是能供養佛陀,您們更加福德無量!」大家聽了開心極了,於是請文殊師利帶隊,前去拜見佛陀。

佛陀見文殊師利圓滿地讓這些眾人公認的「暴民」轉性,於是為他們宣說佛法,其中許多人過去世善根深厚,因緣具足之下,即時見性,成就不退轉菩薩!

這則《舊雜譬喻經》中的記載,說明了愛語的力量。



愛語,是菩薩修行度眾的「四攝法」之一。聖嚴師父曾說明愛語的說法及功能:「佛教所說的愛語,不僅是談話的技巧而已,而是一種真誠懇切、和藹融洽、感人肺腑的談話。這,就是得到了佛化實益之後的一種受用、一種智慧、一種修養。比如,對於苦難者的慰問,對於失敗者的鼓勵,對於成功者的讚美,對於頑劣者的勸勉(必要時也可以訶斥來達成勸勉的目的)等等。一種和悅而懇切的談話,總是受人歡迎的,這種談話,便能促成社會的和樂、進步、安寧。」

聖嚴師父的這段話,即是讓人如沐春風的愛語――對愛語的愛語。可見,心平氣和、發自內心,從聽者的需求及角度,說出真誠懇切能利益對方的語言,如同從口中吐出如金光、妙香一樣,是多美、多好的一件事。然而,愛語,並不是一股腦盲目的讚歎,要像文殊師利菩薩一樣說到人家的心坎裡,確實是要有所觀察,並帶有智慧的。天天都說著大量話語、傳著大量訊息的我們,有的是機會練習愛語。能把話說得讓人歡喜、自利利他,這,豈不是智慧?

法鼓文化值日生 ► 果然是大師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