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服務項目
我要推薦會員加入
線上表單
聖事預約單
真圓會員申請單
午時水預約登記表
命理專人解盤登記表
愛心活動參加登記
敏感體質檢測表
壓力檢測表
相關連結
服務總覽
心靈諮詢(問事)
心靈諮商
靈魂療癒(可搭配SJGP)
內在小孩和解
紫微斗數服務
生命靈數服務
聖事服務(濟世)
收驚
制煞
安神(祖先)位
調整房屋磁場(地理風水)
處理祖先問題
冤親債主和解
領旨(領取生命藍圖)
靈修相關
連結高我服務
協助生命藍圖
協助清理
心靈功法課程
聯絡我們
心靈商品
文章
影音
影片
照片
命理
紫微斗數
免費看流日
八字
專業占卜(卜卦)
心理測驗
註冊
登入
[
返回文章列表
] [
返回最愛列表
] > 文章類別:佛教經典(佛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八十華嚴) 四會夜摩天宮 (第 19 ~ 21卷)
張貼者:茱茱
閱讀人數:17377人 張貼日期:2019-06-26 19:19:33
0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八十華嚴) 四會夜摩天宮 (第 19 ~ 21卷)
于闐國三藏實叉難陀奉 制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九
昇夜摩天宮品第十九
爾時,如來威神力故,十方一切世界,一一四天下南閻浮提及須彌頂上,皆見如來處於眾會。彼諸菩薩悉以佛神力故而演說法,莫不自謂恆對於佛。爾時,世尊不離一切菩提樹下及須彌山頂,而向於彼夜摩天宮寶莊嚴殿。
時,夜摩天王遙見佛來,即以神力,於其殿內化作寶蓮華藏師子之座,百萬層級以為莊嚴,百萬金網以為交絡,百萬華帳、百萬鬘帳、百萬香帳、百萬寶帳彌覆其上,華蓋、鬘蓋、香蓋、寶蓋各亦百萬周迴布列,百萬光明而為照耀。百萬夜摩天王恭敬頂禮;百萬梵王踴躍歡喜;百萬菩薩稱揚讚歎;百萬天樂各奏百萬種法音,相續不斷;百萬種華雲,百萬種鬘雲,百萬種莊嚴具雲,百萬種衣雲,周匝彌覆;百萬種摩尼雲,光明照耀。從百萬種善根所生,百萬諸佛之所護持,百萬種福德之所增長,百萬種深心、百萬種誓願之所嚴淨,百萬種行之所生起,百萬種法之所建立,百萬種神通之所變現,恆出百萬種言音顯示諸法。
時,彼天王敷置座已,向佛世尊曲躬合掌,恭敬尊重而白佛言:
「善來世尊!善來善逝!善來如來、應、正等覺!唯願哀愍,處此宮殿!」
時,佛受請,即昇寶殿;一切十方,悉亦如是。爾時,天王即自憶念過去佛所所種善根,承佛神力而說頌言:
「名稱如來聞十方,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曾入此摩尼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寶王如來世間燈,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曾入此清淨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喜目如來見無礙,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曾入此莊嚴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然燈如來照世間,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曾入此殊勝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饒益如來利世間,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曾入此無垢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善覺如來無有師,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曾入此寶香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勝天如來世中燈,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曾入此妙香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無去如來論中雄,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曾入此普眼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無勝如來具眾德,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曾入此善嚴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苦行如來利世間,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曾入此普嚴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如此世界中夜摩天王,承佛神力,憶念往昔諸佛功德,稱揚讚歎;十方世界夜摩天王,悉亦如是,歎佛功德。爾時,世尊入摩尼莊嚴殿,於寶蓮華藏師子座上結跏趺坐。此殿忽然廣博寬容,如其天眾諸所住處;十方世界,悉亦如是。
夜摩宮中偈讚品第二十
爾時,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一一各與佛剎微塵數菩薩俱,從十萬佛剎微塵數國土外諸世界中而來集會,其名曰:功德林菩薩、慧林菩薩、勝林菩薩、無畏林菩薩、慚愧林菩薩、精進林菩薩、力林菩薩、行林菩薩、覺林菩薩、智林菩薩。此諸菩薩所從來國,所謂:親慧世界、幢慧世界、寶慧世界、勝慧世界、燈慧世界、金剛慧世界、安樂慧世界、日慧世界、淨慧世界、梵慧世界。此諸菩薩各於佛所淨修梵行,所謂:常住眼佛、無勝眼佛、無住眼佛、不動眼佛、天眼佛、解脫眼佛、審諦眼佛、明相眼佛、最上眼佛、紺青眼佛。是諸菩薩至佛所已,頂禮佛足,隨所來方,各化作摩尼藏師子之座,於其座上結跏趺坐。如此世界中,夜摩天上菩薩來集;一切世界,悉亦如是,其諸菩薩、世界、如來,所有名號悉等無別。
爾時,世尊從兩足上放百千億妙色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夜摩宮中,佛及大眾靡不皆現。
爾時,功德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佛放大光明, 普照於十方,
悉見天人尊, 通達無障礙。
佛坐夜摩宮, 普遍十方界,
此事甚奇特, 世間所希有。
須夜摩天王, 偈讚十如來,
如此會所見, 一切處咸爾。
彼諸菩薩眾, 皆同我等名,
十方一切處, 演說無上法。
所從諸世界, 名號亦無別,
各於其佛所, 淨修於梵行。
彼諸如來等, 名號悉亦同,
國土皆豐樂, 神力悉自在。
十方一切處, 皆謂佛在此,
或見在人間, 或見住天宮。
如來普安住, 一切諸國土,
我等今見佛, 處此天宮殿。
昔發菩提願, 普及十方界,
是故佛威力, 充遍難思議。
遠離世所貪, 具足無邊德,
故獲神通力, 眾生靡不見。
遊行十方界, 如空無所礙,
一身無量身, 其相不可得。
佛功德無邊, 云何可測知?
無住亦無去, 普入於法界。」
爾時,慧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世間大導師, 離垢無上尊,
不可思議劫, 難可得值遇。
佛放大光明, 世間靡不見,
為眾廣開演, 饒益諸群生。
如來出世間, 為世除癡冥,
如是世間燈, 希有難可見。
已修施戒忍, 精進及禪定,
般若波羅蜜, 以此照世間。
如來無與等, 求比不可得,
不了法真實, 無有能得見。
佛身及神通, 自在難思議,
無去亦無來, 說法度眾生。
若有得見聞, 清淨天人師,
永出諸惡趣, 捨離一切苦。
無量無數劫, 修習菩提行,
不能知此義, 不可得成佛。
不可思議劫, 供養無量佛,
若能知此義, 功德超於彼。
無量剎珍寶, 滿中施於佛,
不能知此義, 終不成菩提。」
爾時,勝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如孟夏月, 空淨無雲曀,
赫日揚光暉, 十方靡不充。
其光無限量, 無有能測知,
有目斯尚然, 何況盲冥者。
諸佛亦如是, 功德無邊際,
不可思議劫, 莫能分別知。
諸法無來處, 亦無能作者,
無有所從生, 不可得分別。
一切法無來, 是故無有生,
以生無有故, 滅亦不可得。
一切法無生, 亦復無有滅,
若能如是解, 斯人見如來。
諸法無生故, 自性無所有,
如是分別知, 此人達深義。
以法無性故, 無有能了知,
如是解於法, 究竟無所解。
所說有生者, 以現諸國土,
能知國土性, 其心不迷惑。
世間國土性, 觀察悉如實,
若能於此知, 善說一切義。」
爾時,無畏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如來廣大身, 究竟於法界,
不離於此座, 而遍一切處。
若聞如是法, 恭敬信樂者,
永離三惡道, 一切諸苦難。
設往諸世界, 無量不可數,
專心欲聽聞, 如來自在力。
如是諸佛法, 是無上菩提,
假使欲暫聞, 無有能得者。
若有於過去, 信如是佛法,
已成兩足尊, 而作世間燈。
若有當得聞, 如來自在力,
聞已能生信, 彼亦當成佛。
若有於現在, 能信此佛法,
亦當成正覺, 說法無所畏。
無量無數劫, 此法甚難值,
若有得聞者, 當知本願力。
若有能受持, 如是諸佛法,
持已廣宣說, 此人當成佛。
況復勤精進, 堅固心不捨,
當知如是人, 決定成菩提。」
爾時,慚愧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若人得聞是, 希有自在法,
能生歡喜心, 疾除疑惑網。
一切知見人, 自說如是言,
如來無不知, 是故難思議。
無有從無智, 而生於智慧,
世間常暗冥, 是故無能生。
如色及非色, 此二不為一,
智無智亦然, 其體各殊異。
如相與無相, 生死及涅槃,
分別各不同, 智無智如是。
世界始成立, 無有敗壞相,
智無智亦然, 二相非一時。
如菩薩初心, 不與後心俱,
智無智亦然, 二心不同時。
譬如諸識身, 各各無和合,
智無智如是, 究竟無和合。
如阿伽陀藥, 能滅一切毒,
有智亦如是, 能滅於無智。
如來無有上, 亦無與等者,
一切無能比, 是故難值遇。」
爾時,精進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諸法無差別, 無有能知者,
唯佛與佛知, 智慧究竟故。
如金與金色, 其性無差別,
法非法亦然, 體性無有異。
眾生非眾生, 二俱無真實,
如是諸法性, 實義俱非有。
譬如未來世, 無有過去相,
諸法亦如是, 無有一切相。
譬如生滅相, 種種皆非實,
諸法亦復然, 自性無所有。
涅槃不可取, 說時有二種,
諸法亦復然, 分別有殊異。
如依所數物, 而有於能數,
彼性無所有, 如是了知法。
譬如算數法, 增一至無量,
數法無體性, 智慧故差別。
譬如諸世間, 劫燒有終盡,
虛空無損敗, 佛智亦如是。
如十方眾生, 各取虛空相,
諸佛亦如是, 世間妄分別。」
爾時,力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一切眾生界, 皆在三世中,
三世諸眾生, 悉住五蘊中。
諸蘊業為本, 諸業心為本,
心法猶如幻, 世間亦如是。
世間非自作, 亦復非他作,
而其得有成, 亦復得有壞。
世間雖有成, 世間雖有壞,
了達世間者, 此二不應說。
云何為世間? 云何非世間?
世間非世間, 但是名差別。
三世五蘊法, 說名為世間,
彼滅非世間, 如是但假名。
云何說諸蘊? 諸蘊有何性?
蘊性不可滅, 是故說無生。
分別此諸蘊, 其性本空寂,
空故不可滅, 此是無生義。
眾生既如是, 諸佛亦復然,
佛及諸佛法, 自性無所有。
能知此諸法, 如實不顛倒,
一切知見人, 常見在其前。」
爾時,行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如十方界, 一切諸地種,
自性無所有, 無處不周遍。
佛身亦如是, 普遍諸世界,
種種諸色相, 無主無來處。
但以諸業故, 說名為眾生,
亦不離眾生, 而有業可得。
業性本空寂, 眾生所依止,
普作眾色相, 亦復無來處。
如是諸色相, 業力難思議,
了達其根本, 於中無所見。
佛身亦如是, 不可得思議,
種種諸色相, 普現十方剎。
身亦非是佛, 佛亦非是身,
但以法為身, 通達一切法。
若能見佛身, 清淨如法性,
此人於佛法, 一切無疑惑。
若見一切法, 本性如涅槃,
是則見如來, 究竟無所住。
若修習正念, 明瞭見正覺,
無相無分別, 是名法王子。」
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遍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如工畫師, 分佈諸彩色,
虛妄取異相, 大種無差別。
大種中無色, 色中無大種,
亦不離大種, 而有色可得。
心中無彩畫, 彩畫中無心,
然不離於心, 有彩畫可得。
彼心恆不住, 無量難思議,
示現一切色, 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畫師, 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畫, 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 能畫諸世間,
五蘊悉從生, 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 如佛眾生然,
應知佛與心, 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 普造諸世間,
是人則見佛, 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於身, 身亦不住心,
而能作佛事, 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應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爾時,智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所取不可取, 所見不可見,
所聞不可聞, 一心不思議。
有量及無量, 二俱不可取,
若有人欲取, 畢竟無所得。
不應說而說, 是為自欺誑,
己事不成就, 不令眾歡喜。
有欲讚如來, 無邊妙色身,
盡於無數劫, 無能盡稱述。
譬如隨意珠, 能現一切色,
無色而現色, 諸佛亦如是。
又如淨虛空, 非色不可見,
雖現一切色, 無能見空者。
諸佛亦如是, 普現無量色,
非心所行處, 一切莫能睹。
雖聞如來聲, 音聲非如來,
亦不離於聲, 能知正等覺。
菩提無來去, 離一切分別,
云何於是中, 自言能得見?
諸佛無有法, 佛於何有說?
但隨其自心, 謂說如是法。」
十行品第二十一之一
爾時,功德林菩薩承佛神力,入菩薩善思惟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各過萬佛剎微塵數世界外,有萬佛剎微塵數諸佛,皆號:功德林,而現其前,告功德林菩薩言:
「善哉!佛子!乃能入此善思惟三昧。善男子!此是十方各萬佛剎微塵數同名諸佛共加於汝,亦是毘盧遮那如來往昔願力、威神之力,及諸菩薩眾善根力,令汝入是三昧而演說法。為增長佛智故,深入法界故,了知眾生界故,所入無礙故,所行無障故,得無量方便故,攝取一切智性故,覺悟一切諸法故,知一切諸根故,能持說一切法故,所謂:發起諸菩薩十種行。善男子!汝當承佛威神之力而演此法。」
是時,諸佛即與功德林菩薩無礙智、無著智、無斷智、無師智、無癡智、無異智、無失智、無量智、無勝智、無懈智、無奪智。何以故?此三昧力,法如是故。
爾時,諸佛各申右手,摩功德林菩薩頂。時,功德林菩薩即從定起,告諸菩薩言:
「佛子!菩薩行不可思議,與法界、虛空界等。何以故?菩薩摩訶薩學三世諸佛而修行故。佛子!何等是菩薩摩訶薩行?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行,三世諸佛之所宣說。何等為十?一者歡喜行,二者饒益行,三者無違逆行,四者無屈橈行,五者無癡亂行,六者善現行,七者無著行,八者難得行,九者善法行,十者真實行;是為十。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歡喜行?佛子!此菩薩為大施主,凡所有物悉能惠施;其心平等,無有悔吝,不望果報,不求名稱,不貪利養;但為救護一切眾生,攝受一切眾生,饒益一切眾生;為學習諸佛本所修行,憶念諸佛本所修行,愛樂諸佛本所修行,清淨諸佛本所修行,增長諸佛本所修行,住持諸佛本所修行,顯現諸佛本所修行,演說諸佛本所修行,令諸眾生離苦得樂。佛子!菩薩摩訶薩修此行時,令一切眾生歡喜愛樂;隨諸方土有貧乏處,以願力故,往生於彼,豪貴大富,財寶無盡。假使於念念中,有無量無數眾生詣菩薩所,白言:『仁者!我等貧乏,靡所資贍,飢羸困苦,命將不全。唯願慈哀,施我身肉,令我得食,以活其命!』爾時,菩薩即便施之,令其歡喜,心得滿足。如是無量百千眾生而來乞求,菩薩於彼,曾無退怯,但更增長慈悲之心。以是眾生咸來乞求,菩薩見之,倍復歡喜,作如是念:『我得善利!此等眾生是我福田、是我善友,不求不請而來教我入佛法中。我今應當如是修學,不違一切眾生之心。』又作是念:『願我已作、現作、當作所有善根,令我未來於一切世界、一切眾生中受廣大身,以是身肉,充足一切飢苦眾生。乃至若有一小眾生未得飽足,願不捨命,所割身肉,亦無有盡。以此善根,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大涅槃;願諸眾生食我肉者,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獲平等智,具諸佛法,廣作佛事,乃至入於無餘涅槃。若一眾生心不滿足,我終不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如是利益眾生而無我想、眾生想、有想、命想、種種想、補伽羅想、人想、摩納婆想、作者想、受者想。但觀法界、眾生界,無邊際法、空法、無所有法、無相法、無體法、無處法、無依法、無作法。作是觀時,不見自身,不見施物,不見受者,不見福田,不見業,不見報,不見果,不見大果,不見小果。爾時,菩薩觀去、來、今一切眾生所受之身尋即壞滅,便作是念:『奇哉!眾生愚癡無智,於生死內受無數身,危脆 不停,速歸壞滅。若已壞滅,若今壞滅,若當壞滅,而不能以不堅固身求堅固身。我當盡學諸佛所學,證一切智,知一切法,為諸眾生說三世平等、隨順寂靜、不壞法性,令其永得安隱快樂。』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一歡喜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饒益行?此菩薩護持淨戒,於色、聲、香、味、觸,心無所著,亦為眾生如是宣說;不求威勢,不求種族,不求富饒,不求色相,不求王位,如是一切皆無所著,但堅持淨戒,作如是念:『我持淨戒,必當捨離一切纏縛、貪求、熱惱、諸難、逼迫、譭謗、亂濁,得佛所讚平等正法。』佛子!菩薩如是持淨戒時,於一日中,假使無數百千億那由他諸大惡魔詣菩薩所,一一各將無量無數百千億那由他天女——皆於五欲善行方便,端正姝麗傾惑人心——執持種種珍玩之具,欲來惑亂菩薩道意。爾時,菩薩作如是念:『此五欲者,是障道法,乃至障礙無上菩提。』是故不生一念欲想,心淨如佛。唯除方便教化眾生,而不捨於一切智心。佛子!菩薩不以欲因緣故惱一眾生,寧捨身命,而終不作惱眾生事。菩薩自得見佛已來,未曾心生一念欲想;何況從事,若或從事,無有是處!爾時,菩薩但作是念:『一切眾生,於長夜中,想念五欲,趣向五欲,貪著五欲;其心決定耽染沈溺,隨其流轉,不得自在。我今應當令此諸魔及諸天女,一切眾生住無上戒;住淨戒已,於一切智,心無退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入於無餘涅槃。何以故?此是我等所應作業,應隨諸佛如是修學。作是學已,離諸惡行、計我、無知,以智入於一切佛法,為眾生說,令除顛倒。然知不離眾生有顛倒,不離顛倒有眾生;不於顛倒內有眾生,不於眾生內有顛倒;亦非顛倒是眾生,亦非眾生是顛倒;顛倒非內法,顛倒非外法;眾生非內法,眾生非外法。
一切諸法虛妄不實,速起速滅無有堅固,如夢如影,如幻如化,誑惑愚夫。如是解者,即能覺了一切諸行,通達生死及與涅槃,證佛菩提;自得度,令他得度;自解脫,令他解脫;自調伏,令他調伏;自寂靜,令他寂靜;自安隱,令他安隱;自離垢,令他離垢;自清淨,令他清淨;自涅槃,令他涅槃;自快樂,令他快樂。』佛子!此菩薩復作是念:『我當隨順一切如來,離一切世間行,具一切諸佛法,住無上平等處,等觀眾生,明達境界,離諸過失,斷諸分別,捨諸執著,善巧出離,心恆安住無上、無說、無依、無動、無量、無邊、無盡、無色甚深智慧。』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饒益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無違逆行?此菩薩常修忍法,謙下恭敬;不自害,不他害,不兩害;不自取,不他取,不兩取;不自著,不他著,不兩著;亦不貪求名聞利養,但作是念:『我當常為眾生說法,令離一切惡,斷貪、瞋、癡、憍慢、覆藏、慳嫉、諂誑,令恆安住忍辱柔和。』佛子!菩薩成就如是忍法。假使有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眾生來至其所,一一眾生化作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口,一一口出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語,所謂:不可喜語、非善法語、不悅意語、不可愛語、非仁賢語、非聖智語、非聖相應語、非聖親近語、深可厭惡語、不堪聽聞語,以是言辭毀辱菩薩。又此眾生一一各有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手,一一手各執百千億那由他阿僧祇器仗逼害菩薩。如是經於阿僧祇劫,曾無休息。菩薩遭此極大楚毒,身毛皆豎,命將欲斷,作是念言:『我因是苦,心若動亂,則自不調伏、自不守護、自不明瞭、自不修習、自不正定、自不寂靜、自不愛惜、自生執著,何能令他心得清淨?』菩薩爾時復作是念:『我從無始劫,住於生死,受諸苦惱。』如是思惟,重自勸勵,令心清淨,而得歡喜。善自調攝,自能安住於佛法中,亦令眾生同得此法。復更思惟:『此身空寂,無我、我所,無有真實,性空無二;若苦若樂,皆無所有,諸法空故。我當解了,廣為人說,令諸眾生滅除此見。是故,我今雖遭苦毒,應當忍受;為慈念眾生故,饒益眾生故,安樂眾生故,憐愍眾生故,攝受眾生故,不捨眾生故,自得覺悟故,令他覺悟故,心不退轉故,趣向佛道故。』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無違逆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無屈橈行?此菩薩修諸精進,所謂:第一精進、大精進、勝精進、殊勝精進、最勝精進、最妙精進、上精進、無上精進、無等精進、普遍精進。性無三毒、性無憍慢、性不覆藏、性不慳嫉、性無諂誑、性自慚愧,終不為惱一眾生故而行精進,但為斷一切煩惱故而行精進,但為拔一切惑本故而行精進,但為除一切習氣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眾生界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眾生死此生彼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眾生煩惱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眾生心樂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眾生境界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眾生諸根勝劣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眾生心行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法界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佛法根本性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佛法平等性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三世平等性故而行精進,但為得一切佛法智光明故而行精進,但為證一切佛法智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佛法一實相故而行精進,但為知一切佛法無邊際故而行精進,但為得一切佛法廣大決定善巧智故而行精進,但為得分別演說一切佛法句義智故而行精進。佛子!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精進行已,設有人言:『汝頗能為無數世界所有眾生,以一一眾生故,於阿鼻地獄,經無數劫,備受眾苦。令彼眾生一一得值無數諸佛出興於世,以見佛故,具受眾樂,乃至入於無餘涅槃,汝乃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能爾?不耶?』答言:『我能。』設復有人作如是言:『有無量阿僧祇大海,汝當以一毛端滴之令盡;有無量阿僧祇世界,盡抹為塵。彼滴及塵,一一數之,悉知其數。為眾生故,經爾許劫,於唸唸中受苦不斷。』菩薩不以聞此語故而生一念悔恨之心,但更增上歡喜踴躍,深自慶幸得大善利:『以我力故,令彼眾生永脫諸苦。』菩薩以此所行方便,於一切世界中,令一切眾生乃至究竟無餘涅槃。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四無屈橈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離癡亂行?此菩薩成就正念,心無散亂,堅固不動,最上清淨,廣大無量,無有迷惑。以是正念故,善解世間一切語言,能持出世諸法言說。所謂:能持色法、非色法言說,能持建立色自性言說,乃至能持建立受、想、行、識自性言說,心無癡亂。於世間中,死此生彼,心無癡亂;入胎出胎,心無癡亂;發菩提意,心無癡亂;事善知識,心無癡亂;勤修佛法,心無癡亂;覺知魔事,心無癡亂;離諸魔業,心無癡亂;於不可說劫,修菩薩行,心無癡亂。此菩薩成就如是無量正念,於無量阿僧祇劫中,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聽聞正法。所謂:甚深法、廣大法、莊嚴法、種種莊嚴法、演說種種名句文身法、菩薩莊嚴法、佛神力光明無上法、正希望決定解清淨法、不著一切世間法、分別一切世間法、甚廣大法、離癡翳照了一切眾生法、一切世間共法不共法、菩薩智無上法、一切智自在法。菩薩聽聞如是法已,經阿僧祇劫,不忘不失,心常憶念,無有間斷。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於無量劫修諸行時,終不惱亂一眾生,令失正念;不壞正法,不斷善根,心常增長廣大智故。復次,此菩薩摩訶薩,種種音聲不能惑亂。所謂:高大聲、粗 濁聲、極令人恐怖聲、悅意聲、不悅意聲、諠亂耳識聲、沮壞六根聲。此菩薩聞如是等無量無數好惡音聲,假使充滿阿僧祇世界,未曾一念心有散亂。所謂:正念不亂、境界不亂、三昧不亂、入甚深法不亂、行菩提行不亂、發菩提心不亂、憶念諸佛不亂、觀真實法不亂、化眾生智不亂、淨眾生智不亂、決了甚深義不亂。不作惡業故,無惡業障;不起煩惱故,無煩惱障;不輕慢法故,無有法障;不誹謗正法故,無有報障。佛子!如上所說如是等聲,一一充滿阿僧祇世界,於無量無數劫未曾斷絕,悉能壞亂眾生身心一切諸根,而不能壞此菩薩心。菩薩入三昧中,住於聖法,思惟觀察一切音聲,善知音聲生、住、滅相,善知音聲生、住、滅性。如是聞已,不生於貪,不起於瞋,不失於念,善取其相而不染著;知一切聲皆無所有,實不可得,無有作者,亦無本際,與法界等,無有差別。菩薩如是成就寂靜身、語、意行,至一切智,永不退轉;善入一切諸禪定門,知諸三昧同一體性,了一切法無有邊際,得一切法真實智慧,得離音聲甚深三昧,得阿僧祇諸三昧門,增長無量廣大悲心。是時,菩薩於一念中,得無數百千三昧,聞如是聲,心不惑亂,令其三昧,漸更增廣。作如是念:『我當令一切眾生安住無上清淨念中,於一切智得不退轉,究竟成就無餘涅槃。』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五離癡亂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善現行?此菩薩身業清淨、語業清淨、意業清淨,住無所得、示無所得身語意業,能知三業皆無所有、無虛妄故,無有繫縛;凡所示現,無性無依;住如實心,知無量心自性,知一切法自性,無得無相,甚深難入;住於正位真如法性,方便出生而無業報;不生不滅,住涅槃界,住寂靜性;住於真實無性之性,言語道斷,超諸世間,無有所依;入離分別無縛著法,入最勝智真實之法,入非諸世間所能了知出世間法。此是菩薩善巧方便,示現生相。佛子!此菩薩作如是念:『一切眾生,無性為性;一切諸法,無為為性;一切國土,無相為相。一切三世,唯有言說;一切言說,於諸法中,無有依處;一切諸法,於言說中,亦無依處。』菩薩如是解一切法皆悉甚深,一切世間皆悉寂靜,一切佛法無所增益。佛法不異世間法,世間法不異佛法;佛法、世間法,無有雜亂,亦無差別。了知法界體性平等,普入三世,永不捨離大菩提心,恆不退轉化眾生心,轉更增長大慈悲心,與一切眾生作所依處。菩薩爾時復作是念:『我不成熟眾生,誰當成熟?我不調伏眾生,誰當調伏?我不教化眾生,誰當教化?我不覺悟眾生,誰當覺悟?我不清淨眾生,誰當清淨?此我所宜、我所應作。』復作是念:『若我自解此甚深法,唯我一人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獨得解脫;而諸眾生盲冥無目,入大險道,為諸煩惱之所纏縛。
如重病人恆受苦痛,處貪愛獄不能自出,不離地獄、餓鬼、畜生、閻羅王界,不能滅苦,不捨惡業,常處癡闇,不見真實,輪迴生死,無得出離,住於八難,眾垢所著,種種煩惱覆障其心,邪見所迷,不行正道。』菩薩如是觀諸眾生,作是念言:『若此眾生未成熟、未調伏,捨而取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所不應。我當先化眾生,於不可說不可說劫行菩薩行;未成熟者,先令成熟;未調伏者,先令調伏。』是菩薩住此行時,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一切世間乾闥婆、阿脩羅等,若有得見,暫同住止,恭敬尊重,承事供養,及暫耳聞,一經心者;如是所作,悉不唐捐,必定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六善現行。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
十行品第二十一之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無著行?佛子!此菩薩以無著心,於唸唸中,能入阿僧祇世界,嚴淨阿僧祇世界。於諸世界,心無所著,往詣阿僧祇諸如來所,恭敬禮拜,承事供養。以阿僧祇華、阿僧祇香、阿僧祇鬘,阿僧祇塗香、末香、衣服、珍寶、幢幡、妙蓋,諸莊嚴具各阿僧祇以用供養;如是供養,為究竟無作法故,為住不思議法故。於唸唸中,見無數佛;於諸佛所,心無所著;於諸佛剎,亦無所著;於佛相好,亦無所著;見佛光明,聽佛說法,亦無所著;於十方世界,及佛菩薩所有眾會,亦無所著;聽佛法已,心生歡喜,志力廣大,能攝、能行諸菩薩行,然於佛法,亦無所著。此菩薩於不可說劫,見不可說佛出興於世,一一佛所,承事供養,皆悉盡於不可說劫,心無厭足;見佛聞法,及見菩薩眾會莊嚴,皆無所著;見不淨世界,亦無憎惡。何以故?此菩薩如諸佛法而觀察故。諸佛法中,無垢、無淨、無闇、無明,無異、無一,無實、無妄,無安隱、無險難,無正道、無邪道。菩薩如是深入法界,教化眾生,而於眾生不生執著;受持諸法,而於諸法不生執著;發菩提心,住於佛住,而於佛住不生執著;雖有言說,而於言說心無所著;入眾生趣,於眾生趣心無所著;了知三昧,能入能住,而於三昧心無所著;往詣無量諸佛國土,若入、若見、若於中住,而於佛土心無所著,捨去之時亦無顧戀。菩薩摩訶薩以能如是無所著故,於佛法中,心無障礙,了佛菩提,證法毘尼,住佛正教,修菩薩行,住菩薩心,思惟菩薩解脫之法,於菩薩住處心無所染,於菩薩所行亦無所著,淨菩薩道,受菩薩記;得受記已,作如是念:『凡夫愚癡,無知無見,無信無解,無聰敏行,頑嚚貪著,流轉生死;不求見佛,不隨明導,不信調御,迷誤失錯,入於險道;不敬十力王,不知菩薩恩,戀著住處;聞諸法空,心大驚怖;遠離正法,住於邪法;捨夷坦道,入險難道;棄背佛意,隨逐魔意;於諸有中,堅執不捨。』菩薩如是觀諸眾生,增長大悲,生諸善根而無所著。菩薩爾時復作是念:『我當為一眾生,於十方世界一一國土,經不可說不可說劫,教化成熟。如為一眾生,為一切眾生皆亦如是;終不以此而生疲厭,捨而餘去。』又以毛端遍量法界,於一毛端處,盡不可說不可說劫,教化調伏一切眾生;如一毛端處,一一毛端處皆亦如是。乃至不於一彈指頃,執著於我,起我、我所想。於一一毛端處,盡未來劫修菩薩行;不著身,不著法,不著念,不著願,不著三昧,不著觀察,不著寂定,不著境界,不著教化調伏眾生,亦復不著入於法界。何以故?菩薩作是念:『我應觀一切法界如幻,諸佛如影,菩薩行如夢,佛說法如響,一切世間如化,業報所持故;差別身如幻,行力所起故;一切眾生如心,種種雜染故;一切法如實際,不可變異故。』又作是念:『我當盡虛空遍法界,於十方國土中行菩薩行,唸唸明達,一切佛法正念現前,無所取著。』菩薩如是觀身無我,見佛無礙,為化眾生,演說諸法,令於佛法發生無量歡喜淨信,救護一切,心無疲厭。無疲厭故,於一切世界,有眾生未成熟、未調伏處,悉詣於彼,方便化度。其中眾生種種音聲、種種諸業、種種取著、種種施設、種種和合、種種流轉、種種所作、種種境界、種種生、種種沒,以大誓願,安住其中而教化之,不令其心有動有退,亦不一念生染著想。何以故?得無所著、無所依故,自利、利他,清淨滿足。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七無著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難得行?此菩薩成就難得善根、難伏善根、最勝善根、不可壞善根、無能過善根、不思議善根、無盡善根、自在力善根、大威德善根、與一切佛同一性善根。此菩薩修諸行時,於佛法中得最勝解,於佛菩提得廣大解,於菩薩願未曾休息,盡一切劫心無疲倦,於一切苦不生厭離,一切眾魔所不能動,一切諸佛之所護念,具行一切菩薩苦行,修菩薩行精勤匪懈,於大乘願恆不退轉。是菩薩安住此難得行已,於唸唸中,能轉阿僧祇劫生死,而不捨菩薩大願。若有眾生,承事供養,乃至見聞,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此菩薩雖了眾生非有,而不捨一切眾生界。譬如船師,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而能運度此岸眾生至於彼岸,以往返無休息故。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亦復不住生死中流,而能運度此岸眾生,置於彼岸安隱無畏、無憂惱處。亦不於眾生數而有所著,不捨一眾生著多眾生,不捨多眾生著一眾生;不增眾生界,不減眾生界;不生眾生界,不滅眾生界;不盡眾生界,不長眾生界;不分別眾生界,不二眾生界。何以故?菩薩深入眾生界如法界,眾生界、法界無有二。無二法中,無增、無減,無生、無滅,無有、無無,無取、無依,無著、無二。何以故?菩薩了一切法、法界無二故。菩薩如是以善方便入深法界,住於無相,以清淨相莊嚴其身,了法無性而能分別一切法相,不取眾生而能了知眾生之數,不著世界而現身佛剎,不分別法而善入佛法,深達義理而廣演言教,了一切法離欲真際而不斷菩薩道、不退菩薩行,常勤修習無盡之行,自在入於清淨法界。譬如鑽木以出於火,火事無量而火不滅。菩薩如是化眾生事,無有窮盡,而在世間常住不滅;非究竟,非不究竟;非取,非不取;非依,非無依;非世法,非佛法;非凡夫,非得果。菩薩成就如是難得心,修菩薩行時,不說二乘法,不說佛法;不說世間,不說世間法;不說眾生,不說無眾生;不說垢,不說淨。何以故?菩薩知一切法無染、無取、不轉、不退故。菩薩於如是寂滅微妙甚深最勝法中修行時,亦不生念:『我現修此行、已修此行、當修此行。』不著蘊、界、處、內世間、外世間、內外世間,所起大願、諸波羅蜜及一切法皆無所著。何以故?法界中無有法名:向聲聞乘、向獨覺乘,無有法名:向菩薩乘、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法名:向凡夫界,無有法名:向染、向淨、向生死、向涅槃。何以故?諸法無二、無不二故。譬如虛空,於十方中,若去、來、今,求不可得,然非無虛空。菩薩如是觀一切法皆不可得,然非無一切法;如實無異,不失所作,普示修行菩薩諸行;不捨大願,調伏眾生,轉正法輪;不壞因果,亦不違於平等妙法,普與三世諸如來等;不斷佛種,不壞實相;深入於法,辯才無盡;聞法不著,至法淵底;善能開演,心無所畏;不捨佛住,不違世法,普現世間而不著世間。菩薩如是成就難得智慧心,修習諸行,於三惡趣拔出眾生,教化調伏,安置三世諸佛道中,令不動搖。復作是念:『世間眾生不知恩報,更相讎對,邪見執著,迷惑顛倒,愚癡無智,無有信心,隨逐惡友,起諸惡慧,貪愛、無明、種種煩惱皆悉充滿,是我所修菩薩行處。設有知恩、聰明、慧解,及善知識充滿世間,我不於中修菩薩行。何以故?我於眾生,無所適莫,無所冀望,乃至不求一縷一毫,及以一字讚美之言。盡未來劫,修菩薩行,未曾一念自為於己;但欲度脫一切眾生,令其清淨,永得出離。何以故?於眾生中為明導者,法應如是,不取不求;但為眾生修菩薩道,令其得至安隱彼岸,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難得行。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善法行?此菩薩為一切世間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乾闥婆等作清涼法池,攝持正法,不斷佛種;得清淨光明陀羅尼故,說法授記,辯才無盡;得具足義陀羅尼故,義辯無盡;得覺悟實法陀羅尼故,法辯無盡;得訓釋言辭陀羅尼故,辭辯無盡;得無邊文句無盡義無礙門陀羅尼故,無礙辯無盡;得佛灌頂陀羅尼灌其頂故,歡喜辯無盡;得不由他悟陀羅尼門故,光明辯無盡;得同辯陀羅尼門故,同辯無盡;得種種義身、句身、文身中訓釋陀羅尼門故,訓釋辯無盡;得無邊旋陀羅尼故,無邊辯無盡。此菩薩大悲堅固,普攝眾生,於三千大千世界變身金色,施作佛事;隨諸眾生根性慾樂,以廣長舌,於一音中現無量音,應時說法,皆令歡喜。假使有不可說種種業報無數眾生,共會一處,其會廣大充滿不可說世界,菩薩於彼眾會中坐。是中眾生,一一皆有不可說阿僧祇口,一一口能出百千億那由他音,同時發聲,各別言辭,各別所問;菩薩於一念中,悉能領受,皆為酬對,令除疑惑。如一眾會中,於不可說眾會中,悉亦如是。復次,假使一毛端處,唸唸出不可說不可說道場眾會;一切毛端處,皆亦如是。盡未來劫,彼劫可盡,眾會無盡。是諸眾會,於唸唸中,以各別言辭,各別所問;菩薩於一念中,悉能領受,無怖無怯,無疑無謬,而作是念:『設一切眾生以如是語業俱來問我,我為說法無斷無盡,皆令歡喜,住於善道;復令善解一切言辭,能為眾生說種種法,而於言語無所分別。假使不可說不可說種種言辭而來問難,一念悉領,一音咸答,普使開悟,無有遺餘。以得一切智灌頂故,以得無礙藏故,以得一切法圓滿光明故,具足一切智智故。』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安住善法行已,能自清淨,亦能以無所著方便而普饒益一切眾生,不見有眾生得出離者。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如是乃至於不可說三千大千世界,變身金色,妙音具足,於一切法無所障礙而作佛事。佛子!此菩薩摩訶薩成就十種身。所謂:入無邊法界非趣身,滅一切世間故;入無邊法界諸趣身,生一切世間故;不生身,住無生平等法故;不滅身,一切滅、言說不可得故;不實身,得如實故;不妄身,隨應現故;不遷身,離死此生彼故;不壞身,法界性無壞故;一相身,三世語言道斷故;無相身,善能觀察法相故。菩薩成就如是十種身,為一切眾生捨,長養一切善根故;為一切眾生救,令其得大安隱故;為一切眾生歸,與其作大依處故;為一切眾生導,令得無上出離故;為一切眾生師,令入真實法中故;為一切眾生燈,令其明見業報故;為一切眾生光,令照甚深妙法故;為一切三世炬,令其曉悟實法故;為一切世間照,令入光明地中故;為一切諸趣明,示現如來自在故。佛子!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九善法行。菩薩安住此行,為一切眾生作清涼法池,能盡一切佛法源故。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真實行?此菩薩成就第一誠諦之語,如說能行,如行能說。此菩薩學三世諸佛真實語,入三世諸佛種性,與三世諸佛善根同等,得三世諸佛無二語,隨如來學智慧成就。此菩薩成就知眾生是處非處智、去來現在業報智、諸根利鈍智、種種界智、種種解智、一切至處道智、諸禪解脫三昧垢淨起時非時智、一切世界宿住隨念智、天眼智、漏盡智,而不捨一切菩薩行。何以故?欲教化一切眾生,悉令清淨故。此菩薩復生如是增上心:『若我不令一切眾生住無上解脫道,而我先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則違我本願,是所不應。是故,要當先令一切眾生得無上菩提、無餘涅槃,然後成佛。何以故?非眾生請我發心,我自為眾生作不請之友,欲先令一切眾生滿足善根、成一切智。是故,我為最勝,不著一切世間故;我為最上,住無上調御地故;我為離翳,解眾生無際故;我為已辦,本願成就故;我為善變化,菩薩功德莊嚴故;我為善依怙,三世諸佛攝受故。』此菩薩摩訶薩不捨本願故,得入無上智慧莊嚴,利益眾生,悉令滿足;隨本誓願,皆得究竟;於一切法中智慧自在,令一切眾生普得清淨;唸唸遍遊十方世界,唸唸普詣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國土,唸唸悉見不可說不可說諸佛及佛莊嚴清淨國土,示現如來自在神力。普遍法界、虛空界,此菩薩現無量身,普入世間而無所依;於其身中,現一切剎、一切眾生、一切諸法、一切諸佛。此菩薩知眾生種種想、種種欲、種種解、種種業報、種種善根,隨其所應,為現其身而調伏之;觀諸菩薩如幻、一切法如化、佛出世如影、一切世間如夢,得義身、文身無盡藏;正念自在,決定了知一切諸法;智慧最勝,入一切三昧真實相,住一性無二地。菩薩摩訶薩以諸眾生皆著於二,安住大悲,修行如是寂滅之法,得佛十力,入因陀羅網法界,成就如來無礙解脫人中雄猛大師子吼;得無所畏,能轉無礙清淨法輪;得智慧解脫,了知一切世間境界;絕生死迴流,入智慧大海;為一切眾生護持三世諸佛正法,到一切佛法海實相源底。菩薩住此真實行已,一切世間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乾闥婆、阿脩羅等,有親近者,皆令開悟,歡喜清淨。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十真實行。」
爾時,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佛剎微塵數世界六種震動,所謂:動、遍動、等遍動,起、遍起、等遍起,湧、遍湧、等遍湧,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擊、遍擊、等遍擊。雨天妙華、天香、天末香、天鬘、天衣、天寶、天莊嚴具,奏天樂音,放天光明,演暢諸天微妙音聲。如此世界夜摩天宮,說十行法所現神變;十方世界,悉亦如是。復以佛神力故,十方各過十萬佛剎微塵數世界外,有十萬佛剎微塵數菩薩俱,來詣此土,充滿十方,語功德林菩薩言:
「佛子!善哉!善哉!善能演說諸菩薩行。我等一切同名:功德林,所住世界皆名:功德幢,彼土如來同名:普功德。我等佛所,亦說此法;眾會眷屬,言辭義理,悉亦如是,無有增減。佛子!我等皆承佛神力,來入此會,為汝作證:十方世界,悉亦如是。」
爾時,功德林菩薩承佛神力,普觀十方一切眾會暨於法界,欲令佛種性不斷故,欲令菩薩種性清淨故,欲令願種性不退轉故,欲令行種性常相續故,欲令三世種性悉平等故,欲攝三世一切佛種性故,欲開演所種諸善根故,欲觀察一切諸根故,欲解煩惱習氣心行所作故,欲照了一切佛菩提故,而說頌言:
「一心敬禮十力尊, 離垢清淨無礙見,
境界深遠無倫匹, 住如虛空道中者。
過去人中諸最勝, 功德無量無所著,
勇猛第一無等倫, 彼離塵者行斯道。
現在十方諸國土, 善能開演第一義,
離諸過惡最清淨, 彼無依者行斯道。
未來所有人師子, 周遍遊行於法界,
已發諸佛大悲心, 彼饒益者行斯道。
三世所有無比尊, 自然除滅愚癡暗,
於一切法皆平等, 彼大力人行此道。
普見無量無邊界, 一切諸有及諸趣,
見已其心不分別, 彼無動者行斯道。
法界所有皆明瞭, 於第一義最清淨,
永破瞋慢及愚癡, 彼功德者行斯道。
於諸眾生善分別, 悉入法界真實性,
自然覺悟不由他, 彼等空者行斯道。
盡空所有諸國土, 悉往說法廣開諭,
所說清淨無能壞, 彼勝牟尼行此道。
具足堅固不退轉, 成就尊重最勝法,
願力無盡到彼岸, 彼善修者所行道。
無量無邊一切地, 廣大甚深妙境界,
悉能知見靡有遺, 彼論師子所行道。
一切句義皆明瞭, 所有異論悉摧伏,
於法決定無所疑, 彼大牟尼行此道。
遠離世間諸過患, 普與眾生安隱樂,
能為無等大導師, 彼勝德者行斯道。
恆以無 畏施眾生, 普令一切皆欣慶,
其心清淨離染濁, 彼無等者行斯道。
意業清淨極調善, 離諸戲論無口過,
威光圓滿眾所欽, 彼最勝者行斯道。
入真實義到彼岸, 住功德處心永寂,
諸佛護念恆不忘, 彼滅有者行斯道。
遠離於我無惱害, 恆以大音宣正法,
十方國土靡不周, 彼絕譬者行斯道。
檀波羅蜜已成滿, 百福相好所莊嚴,
眾生見者皆欣悅, 彼最勝慧行斯道。
智地甚深難可入, 能以妙慧善安住,
其心究竟不動搖, 彼堅固行行斯道。
法界所有悉能入, 隨所入處咸究竟,
神通自在靡不該, 彼法光明行此道。
諸無等等大牟尼, 勤修三昧無二相,
心常在定樂寂靜, 彼普見者行斯道。
微細廣大諸國土, 更相涉入各差別,
如其境界悉了知, 彼智山王行此道。
意常明潔離諸垢, 於三界中無所著,
護持眾戒到彼岸, 此淨心者行斯道。
智慧無邊不可說, 普遍法界虛空界,
善能修學住其中, 彼金剛慧行斯道。
三世一切佛境界, 智慧善入悉周遍,
未嘗 暫起疲厭心, 彼最勝者行斯道。
善能分別十力法, 了知一切至處道,
身業無礙得自在, 彼功德身行此道。
十方無量無邊界, 所有一切諸眾生,
我皆救護而不捨, 彼無畏者行斯道。
於諸佛法勤修習, 心常精進不懈倦,
淨治一切諸世間, 彼大龍王行此道。
了知眾生根不同, 欲解無量各差別,
種種諸界皆明達, 此普入者行斯道。
十方世界無量剎, 悉往受生無有數,
未曾一念生疲厭, 彼歡喜者行斯道。
普放無量光明網, 照耀一切諸世間,
其光所照入法性, 此善慧者行斯道。
震動十方諸國土, 無量億數那由他,
不令眾生有驚怖, 此利世者所行道。
善解一切語言法, 問難酬對悉究竟,
聰哲辯慧靡不知, 此無畏者所行道。
善解覆仰諸國土, 分別思惟得究竟,
悉使住於無盡地, 此勝慧者所行道。
功德無量那由他, 為求佛道皆修習,
於其一切到彼岸, 此無盡行所行道。
超出世間大論師, 辯才第一師子吼,
普使群生到彼岸, 此淨心者所行道。
諸佛灌頂第一法, 已得此法灌其頂,
心恆安住正法門, 彼廣大心行此道。
一切眾生無量別, 了達其心悉周遍,
決定護持佛法藏, 彼如須彌行此道。
能於一一語言中, 普為示現無量音,
令彼眾生隨類解, 此無礙見行斯道。
一切文字語言法, 智皆善入不分別,
住於真實境界中, 此見性者所行道。
安住甚深大法海, 善能印定一切法,
了法無相真實門, 此見實者所行道。
一一佛土皆往詣, 盡於無量無邊劫,
觀察思惟靡暫停, 此匪懈者所行道。
無量無數諸如來, 種種名號各不同,
於一毛端悉明見, 此淨福者所行道。
一毛端處見諸佛, 其數無量不可說,
一切法界悉亦然, 彼諸佛子行斯道。
無量無邊無數劫, 於一念中悉明見,
知其修促無定相, 此解脫行所行道。
能令見者無空過, 皆於佛法種因緣,
而於所作心無著, 彼諸最勝所行道。
那由他劫常遇佛, 終不一念生疲厭,
其心歡喜轉更增, 此不空見所行道。
盡於無量無邊劫, 觀察一切眾生界,
未曾見有一眾生, 此堅固士所行道。
修習無邊福智藏, 普作清涼功德池,
利益一切諸群生, 彼第一人行此道。
法界所有諸品類, 普遍虛空無數量,
了彼皆依言說住, 此師子吼所行道。
能於一一三昧中, 普入無數諸三昧,
悉至法門幽奧處, 此論月者行斯道。
忍力勤修到彼岸, 能忍最勝寂滅法,
其心平等不動搖, 此無邊智所行道。
於一世界一坐處, 其身不動恆寂然,
而於一切普現身, 彼無邊身行此道。
無量無邊諸國土, 悉令共入一塵中,
普得包容無障礙, 彼無邊思行此道。
了達是處及非處, 於諸力處普能入,
成就如來最上力, 彼第一力所行道。
過去未來現在世, 無量無邊諸業報,
恆以智慧悉了知, 此達解者所行道。
了達世間時非時, 如應調伏諸眾生,
悉順其宜而不失, 此善了者所行道。
善守身語及意業, 恆令依法而修行,
離諸取著降眾魔, 此智心者所行道。
於諸法中得善巧, 能入真如平等處,
辯才宣說無有窮, 此佛行者所行道。
陀羅尼門已圓滿, 善能安住無礙藏,
於諸法界悉通達, 此深入者所行道。
三世所有一切佛, 悉與等心同智慧,
一性一相無有殊, 此無礙種所行道。
已決一切愚癡膜, 深入廣大智慧海,
普施眾生清淨眼, 此有目者所行道。
已具一切諸導師, 平等神通無二行,
獲於如來自在力, 此善修者所行道。
遍遊一切諸世間, 普雨無邊妙法雨,
悉令於義得決了, 此法雲者所行道。
能於佛智及解脫, 深生淨信永不退,
以信而生智慧根, 此善學者所行道。
能於一念悉了知, 一切眾生無有餘,
了彼眾生心自性, 達無性者所行道。
法界一切諸國土, 悉能化往無有數,
其身最妙絕等倫, 此無比行所行道。
佛剎無邊無有數, 無量諸佛在其中,
菩薩於彼悉現前, 親近供養生尊重。
菩薩能以獨一身, 入於三昧而寂定,
令見其身無有數, 一一皆從三昧起。
菩薩所住最深妙, 所行所作超戲論,
其心清淨常悅樂, 能令眾生悉歡喜。
諸根方便各差別, 能以智慧悉明見,
而了諸根無所依, 調難調者所行道。
能以方便巧分別, 於一切法得自在,
十方世界各不同, 悉在其中作佛事。
諸根微妙行亦然, 能為眾生廣說法,
誰其聞者不欣慶, 此等虛空所行道。
智眼清淨無與等, 於一切法悉明見,
如是智慧巧分別, 此無等者所行道。
所有無盡廣大福, 一切修行使究竟,
令諸眾生悉清淨, 此無比者所行道。
普勸修成助道法, 悉令得住方便地,
度脫眾生無有數, 未曾暫起眾生想。
一切機緣悉觀察, 先護彼意令無諍,
普示眾生安隱處, 此方便者所行道。
成就最上第一智, 具足無量無邊智,
於諸四眾無所畏, 此方便智所行道。
一切世界及諸法, 悉能遍入得自在,
亦入一切眾會中, 度脫群生無有數。
十方一切國土中, 擊大法鼓悟群生,
為法施主最無上, 此不滅者所行道。
一身結跏而正坐, 充滿十方無量剎,
而令其身不迫隘, 此法身者所行道。
能於一義一文中, 演說無量無邊法,
而其邊際不可得, 此無邊智所行道。
於佛解脫善修學, 得佛智慧無障礙,
成就無畏為世雄, 此方便者所行道。
了知十方世界海, 亦知一切佛剎海,
智海法海悉了知, 眾生見者咸欣慶。
或現入胎及初生, 或現道場成正覺,
如是皆令世間見, 此無邊者所行道。
無量億數國土中, 示現其身入涅槃,
實不捨願歸寂滅, 此雄論者所行道。
堅固微密一妙身, 與佛平等無差別,
隨諸眾生各異見, 一實身者所行道。
法界平等無差別, 具足無量無邊義,
樂觀一相心不移, 三世智者所行道。
於諸眾生及佛法, 建立加持悉究竟,
所有持力同於佛, 最上持者行斯道。
神足無礙猶如佛, 天眼無礙最清淨,
耳根無礙善聽聞, 此無礙意所行道。
所有神通皆具足, 隨其智慧悉成就,
善知一切靡所儔, 此賢智者所行道。
其心正定不搖動, 其智廣大無邊際,
所有境界皆明達, 一切見者所行道。
已到一切功德岸, 能隨次第度眾生,
其心畢竟無厭足, 此常勤者所行道。
三世所有諸佛法, 於此一切咸知見,
從於如來種性生, 彼諸佛子行斯道。
隨順言辭已成就, 乖違談論善摧伏,
常能趣向佛菩提, 無邊慧者所行道。
一光照觸無涯限, 十方國土悉充遍,
普使世間得大明, 此破闇者所行道。
隨其應見應供養, 為現如來清淨身,
教化眾生百千億, 莊嚴佛剎亦如是。
為令眾生出世間, 一切妙行皆修習,
此行廣大無邊際, 云何而有能知者?
假使分身不可說, 而與法界虛空等,
悉共稱揚彼功德, 百千萬劫無能盡。
菩薩功德無有邊, 一切修行皆具足,
假使無量無邊佛, 於無量劫說不盡。
何況世間天及人, 一切聲聞及緣覺,
能於無量無邊劫, 讚歎稱揚得究竟。」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一
十無盡藏品第二十二
爾時,功德林菩薩復告諸菩薩言:
「佛子!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藏,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已說、當說、今說。何等為十?所謂:信藏、戒藏、慚藏、愧藏、聞藏、施藏、慧藏、念藏、持藏、辯藏,是為十。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信藏?此菩薩信一切法空,信一切法無相,信一切法無願,信一切法無作,信一切法無分別,信一切法無所依,信一切法不可量,信一切法無有上,信一切法難超越,信一切法無生。若菩薩能如是隨順一切法,生淨信已,聞諸佛法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一切佛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眾生界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法界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虛空界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涅槃界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過去世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未來世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現在世不可思議,心不怯弱;聞入一切劫不可思議,心不怯弱。何以故?此菩薩於諸佛所一向堅信,知佛智慧無邊無盡。十方無量諸世界中,一一各有無量諸佛,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今得、當得,已出世、今出世、當出世,已入涅槃、今入涅槃、當入涅槃,彼諸佛智慧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進不退、不近不遠、無知無捨。此菩薩入佛智慧,成就無邊無盡信;得此信已,心不退轉,心不雜亂,不可破壞,無所染著,常有根本,隨順聖人,住如來家,護持一切諸佛種性,增長一切菩薩信解,隨順一切如來善根,出生一切諸佛方便。是名:菩薩摩訶薩信藏。菩薩住此信藏,則能聞持一切佛法,為眾生說,皆令開悟。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戒藏?此菩薩成就普饒益戒、不受戒、不住戒、無悔恨戒、無違諍戒、不損惱戒、無雜穢戒、無貪求戒、無過失戒、無毀犯戒。云何為普饒益戒?此菩薩受持淨戒,本為利益一切眾生。云何為不受戒?此菩薩不受行外道諸所有戒,但性自精進,奉持三世諸佛如來平等淨戒。云何為不住戒?此菩薩受持戒時,心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不住無色界。何以故?不求生彼,而持戒故。云何為無悔恨戒?此菩薩恆得安住無悔恨心。何以故?不作重罪,不行諂詐,不破淨戒故。云何為無違諍戒?此菩薩不非先制,不更造立;心常隨順,向涅槃戒,具足受持,無所毀犯;不以持戒,惱他眾生,令其生苦,但願一切心常歡喜而持於戒。云何為不惱害戒?此菩薩不因於戒,學諸咒 術,造作方藥,惱害眾生,但為救護一切眾生而持於戒。云何為不雜戒?此菩薩不著邊見,不持雜戒,但觀緣起持出離戒。云何為無貪求戒?此菩薩不現異相,彰己有德,但為滿足出離法故而持於戒。云何為無過失戒?此菩薩不自貢高,言我持戒;見破戒人亦不輕毀,令他愧恥;但一其心而持於戒。云何為無毀犯戒?此菩薩永斷殺、盜、邪婬、妄語、兩舌、惡口,及無義語、貪、瞋、邪見,具足受持十種善業。菩薩持此無犯戒時,作是念言:『一切眾生毀犯淨戒,皆由顛倒;唯佛世尊能知眾生以何因緣而生顛倒,毀犯淨戒。我當成就無上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令離顛倒。』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戒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慚藏?此菩薩憶念過去所作諸惡而生於慚。謂彼菩薩,心自念言:『我無始世來,與諸眾生皆悉互作父母、兄弟、姊妹、男女,具貪、瞋、癡、憍慢、諂誑及餘一切諸煩惱故,更相惱害,遞相陵奪,姦婬、傷殺,無惡不造;一切眾生,悉亦如是,以諸煩惱備造眾惡,是故各各不相恭敬、不相尊重、不相承順、不相謙下、不相啟導、不相護惜,更相殺害,互為怨讎。自惟我身及諸眾生,去、來、現在,行無慚法,三世諸佛無不知見。今若不斷此無慚行,三世諸佛亦當見我。我當云何猶行不止?甚為不可。
是故我應專心斷除,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慚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愧藏?此菩薩自愧昔來,於五欲中,種種貪求,無有厭足,因此增長貪、恚、癡等一切煩惱:『我今不應復行是事。』又作是念:『眾生無智,起諸煩惱,具行惡法,不相恭敬,不相尊重,乃至展轉互為怨讎。如是等惡,無不備造,造已歡喜,追求稱歎,盲無慧眼,無所知見。於母人腹中,入胎受生,成垢穢身,畢竟至於髮白面皺。有智慧者,觀此但是從婬欲,生不淨之法,三世諸佛皆悉知見。若我於今猶行是事,則為欺誑三世諸佛。是故我當修行於愧,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廣為眾生說真實法。』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四愧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聞藏?此菩薩知是事有故是事有,是事無故是事無;是事起故是事起,是事滅故是事滅;是世間法,是出世間法;是有為法,是無為法;是有記法,是無記法。何等為是事有故是事有?謂:無明有故行有。何等為是事無故是事無?謂:識無故名色無。何等為是事起故是事起?謂:愛起故苦起。何等為是事滅故是事滅?謂:有滅故生滅。何等為世間法?所謂:色、受、想、行、識。何等為出世間法?所謂: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何等為有為法?所謂:欲界、色界、無色界、眾生界。何等為無為法?所謂:虛空、涅槃、數緣滅、非數緣滅、緣起法性住。何等為有記法?謂:四聖諦、四沙門果、四辯、四無所畏、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何等為無記法?謂:世間有邊,世間無邊,世間亦有邊亦無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世間有常,世間無常,世間亦有常亦無常,世間非有常非無常;如來滅後有,如來滅後無,如來滅後亦有亦無,如來滅後非有非無;我及眾生有,我及眾生無,我及眾生亦有亦無,我及眾生非有非無;過去,有幾如來般涅槃?幾聲聞、辟支佛般涅槃?未來,有幾如來?幾聲聞、辟支佛?幾眾生?現在,有幾佛住?幾聲聞、辟支佛住?幾眾生住?何等如來最先出?何等聲聞、辟支佛最先出?何等眾生最先出?何等如來最後出?何等聲聞、辟支佛最後出?何等眾生最後出?何法最在初?何法最在後?世間從何處來,去至何所?有幾世界成?有幾世界壞?世界從何處來,去至何所?何者為生死最初際?何者為生死最後際?是名無記法。菩薩摩訶薩作如是念:『一切眾生於生死中,無有多聞,不能了知此一切法。我當發意,持多聞藏,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真實法。』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五多聞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施藏?此菩薩行十種施,所謂:分減施、竭盡施、內施、外施、內外施、一切施、過去施、未來施、現在施、究竟施。佛子!云何為菩薩分減施?此菩薩稟性仁慈,好行惠施。若得美味,不專自受,要與眾生,然後方食;凡所受物,悉亦如是。若自食時,作是念言:『我身中有八萬戶蟲依於我住,我身充樂,彼亦充樂;我身飢苦,彼亦飢苦。我今受此所有飲食,願令眾生普得充飽。』為施彼故而自食之,不貪其味。復作是念:『我於長夜愛著其身,欲令充飽而受飲食。今以此食惠施眾生,願我於身永斷貪著。』是名:分減施。云何為菩薩竭盡施?佛子!此菩薩得種種上味飲食、香華、衣服、資生之具,若自以受用則安樂延年,若輟己施人則窮苦夭命。時,或有人來作是言:『汝今所有,悉當與我。』菩薩自念:『我無始已來,以飢餓故喪身無數,未曾得有如毫末許饒益眾生而獲善利。今我亦當同於往昔而捨其命,是故應為饒益眾生,隨其所有,一切皆捨;乃至盡命,亦無所吝。』是名:竭盡施。云何為菩薩內施?佛子!此菩薩年方少盛,端正美好,香華、衣服以嚴其身;始受灌頂,轉輪王位,七寶具足,王四天下。時,或有人來白王言:『大王當知!我今衰老,身嬰重疾,煢獨羸頓,死將不久;若得王身手足、血肉、頭目、骨髓,我之身命必冀存活。唯願大王莫更籌量,有所顧惜;但見慈念,以施於我!』爾時,菩薩作是念言:『今我此身,後必當死,無一利益;宜時疾捨,以濟眾生。』念已施之,心無所悔。是名:內施。云何為菩薩外施?佛子!此菩薩年盛色美,眾相具足,名華、上服而以嚴身;始受灌頂,轉輪王位,七寶具足,王四天下。時,或有人來白王言:『我今貧窶,眾苦逼迫。唯願仁慈,特垂矜念,捨此王位以贍於我;我當統領,受王福樂!』爾時,菩薩作是念言:『一切榮盛必當衰歇,於衰歇時,不能復更饒益眾生。我今宜應隨彼所求,充滿其意。』作是念已,即便施之而無所悔。是名:外施。云何為菩薩內外施?佛子!此菩薩如上所說,處輪王位,七寶具足,王四天下。時,或有人而來白言:『此轉輪位,王處已久,我未曾得。唯願大王捨之與我,並及王身,為我臣僕!』爾時,菩薩作是念言:『我身財寶及以王位,悉是無常、敗壞之法。我今盛壯,富有天下;乞者現前,當以不堅而求堅法。』作是念已,即便施之,乃至以身恭勤作役,心無所悔。是名:內外施。云何為菩薩一切施?佛子!此菩薩亦如上說,處輪王位,七寶具足,王四天下。
時,有無量貧窮之人來詣其前,而作是言:『大王名稱周聞十方,我等欽風故來至此。吾曹今者各有所求,願普垂慈,令得滿足!』時,諸貧人從彼大王,或乞國土,或乞妻子,或乞手足、血肉、心肺、頭目、髓腦。菩薩是時,心作是念:『一切恩愛會當別離,而於眾生無所饒益。我今為欲永捨貪愛,以此一切必離散物滿眾生願。』作是念已,悉皆施與,心無悔恨,亦不於眾生而生厭賤。是名:一切施。云何為菩薩過去施?此菩薩聞過去諸佛菩薩所有功德,聞已不著,了達非有,不起分別,不貪不味,亦不求取,無所依倚;見法如夢,無有堅固;於諸善根,不起有想,亦無所倚;但為教化,取著眾生,成熟佛法,而為演說;又復觀察:『過去諸法,十方推求都不可得。』作是念已,於過去法,畢竟皆捨。是名:過去施。云何為菩薩未來施?此菩薩聞未來諸佛之所修行,了達非有,不取於相,不別樂往生諸佛國土,不味不著,亦不生厭;不以善根迴向於彼,亦不於彼而退善根,常勤修行,未曾廢捨;但欲因彼境界攝取眾生,為說真實,令成熟佛法;然此法者非有處所、非無處所,非內、非外,非近、非遠。復作是念:『若法非有,不可不捨。』是名:未來施。云何為菩薩現在施?此菩薩聞四天王眾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梵天、梵身天、梵輔天、梵眾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淨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廣天、少廣天、無量廣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乃至聞聲聞、緣覺具足功德。聞已,其心不迷、不沒、不聚、不散,但觀諸行如夢不實,無有貪著;為令眾生,捨離惡趣,心無分別,修菩薩道,成就佛法,而為開演。是名:現在施。云何為菩薩究竟施?佛子!此菩薩,假使有無量眾生或有無眼、或有無耳、或無鼻舌及以手足,來至其所,告菩薩言:『我身薄祜,諸根殘缺。唯願仁慈,以善方便,捨己所有,令我具足。』菩薩聞之,即便施與;假使由此,經阿僧祇劫,諸根不具,亦不心生一念悔惜。但自觀身,從初入胎,不淨微形,胞段諸根,生老病死;又觀此身,無有真實,無有慚愧,非賢聖物,臭穢不潔,骨節相持,血肉所塗,九孔常流,人所惡賤。作是觀已,不生一念愛著之心。復作是念:『此身危脆,無有堅固。我今云何而生戀著?應以施彼,充滿其願。如我所作,以此開導一切眾生,令於身心不生貪愛,悉得成就清淨智身。』是名:究竟施。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六施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慧藏?此菩薩於色如實知,色集如實知,色滅如實知,色滅道如實知;於受、想、行、識如實知,受、想、行、識集如實知,受、想、行、識滅如實知,受、想、行、識滅道如實知;於無明如實知,無明集如實知,無明滅如實知,無明滅道如實知;於愛如實知,愛集如實知,愛滅如實知,愛滅道如實知;於聲聞如實知,聲聞法如實知,聲聞集如實知,聲聞涅槃如實知;於獨覺如實知,獨覺法如實知,獨覺集如實知,獨覺涅槃如實知;於菩薩如實知,菩薩法如實知,菩薩集如實知,菩薩涅槃如實知。云何知?知從業報諸行因緣之所造作,一切虛假,空無有實,非我非堅固,無有少法可得成立。欲令眾生知其實性,廣為宣說。為說何等?說諸法不可壞。何等法不可壞?色不可壞,受、想、行、識不可壞,無明不可壞,聲聞法、獨覺法、菩薩法不可壞。何以故?一切法無作、無作者、無言說、無處所、不生、不起、不與、不取、無動轉、無作用。菩薩成就如是等無量慧藏,以少方便,了一切法,自然明達,不由他悟。此慧無盡藏有十種不可盡故,說為無盡。何等為十?所謂:多聞善巧不可盡故,親近善知識不可盡故,善分別句義不可盡故,入深法界不可盡故,以一味智莊嚴不可盡故,集一切福德心無疲倦不可盡故,入一切陀羅尼門不可盡故,能分別一切眾生語言音聲不可盡故,能斷一切眾生疑惑不可盡故,為一切眾生現一切佛神力教化調伏令修行不斷不可盡故;是為十。是為菩薩摩訶薩第七慧藏。住此藏者,得無盡智慧,普能開悟一切眾生。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念藏?此菩薩捨離癡惑,得具足念,憶念過去一生、二生,乃至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無量百千生,成劫、壞劫、成壞劫、非一成劫、非一壞劫、非一成壞劫,百劫、千劫、百千億那由他,乃至無數、無量、無邊、無等、不可數、不可稱、不可思、不可量、不可說、不可說不可說劫;念一佛名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名號;念一佛出世說授記,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出世說授記;念一佛出世說修多羅,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出世說修多羅;如修多羅,祇夜、授記、伽他、尼陀那、優陀那、本事、本生、方廣、未曾有、譬諭、論議,亦如是;念一眾會,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眾會;念演一法,乃至演不可說不可說法;念一根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根種種性;念一根無量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根無量種種性;念一煩惱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煩惱種種性;念一三昧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三昧種種性。此念有十種,所謂:寂靜念、清淨念、不濁念、明徹念、離塵念、離種種塵念、離垢念、光耀念、可愛樂念、無障礙念。菩薩住是念時,一切世間無能嬈亂,一切異論無能變動,往世善根悉得清淨,於諸世法無所染著,眾魔外道所不能壞,轉身受生無所忘失;過、現、未來,說法無盡;於一切世界中,與眾生同住,曾無過咎;入一切諸佛眾會道場無所障礙,一切佛所悉得親近。是名:菩薩摩訶薩第八念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持藏?此菩薩持諸佛所說修多羅,文句義理,無有忘失;一生持,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生持;持一佛名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名號;持一劫數,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劫數;持一佛授記,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授記;持一修多羅,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修多羅;持一眾會,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眾會;持演一法,乃至演不可說不可說法;持一根無量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根無量種種性;持一煩惱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煩惱種種性;持一三昧種種性,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三昧種種性。佛子!此持藏無邊難滿,難至其底,難得親近,無能制伏,無量無盡,具大威力,是佛境界,唯佛能了。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九持藏。
「佛子!何等為菩薩摩訶薩辯藏?此菩薩有深智慧,了知實相,廣為眾生演說諸法,不違一切諸佛經典;說一品法,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品法;說一佛名號,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佛名號;如是,說一世界,說一佛授記,說一修多羅,說一眾會,說演一法,說一根無量種種性,說一煩惱無量種種性,說一三昧無量種種性,乃至說不可說不可說三昧無量種種性;或一日說,或半月、一月說,或百年、千年、百千年說,或一劫、百劫、千劫、百千劫說,或百千億那由他劫說,或無數無量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劫說。劫數可盡,一文一句,義理難盡。何以故?此菩薩成就十種無盡藏故。成就此藏,得攝一切法陀羅尼門現在前,百萬阿僧祇陀羅尼以為眷屬;得此陀羅尼已,以法光明,廣為眾生演說於法。其說法時,以廣長舌出妙音聲,充滿十方一切世界;隨其根性,悉令滿足,心得歡喜,滅除一切煩惱纏垢。善入一切音聲、言語、文字、辯才,令一切眾生佛種不斷,淨心相續,亦以法光明而演說法,無有窮盡,不生疲倦。何以故?此菩薩成就盡虛空遍法界無邊身故。是為菩薩摩訶薩第十辯藏。此藏無窮盡、無分段、無間、無斷、無變異、無隔礙、無退轉,甚深無底,難可得入,普入一切佛法之門。
「佛子!此十種無盡藏,有十種無盡法,令諸菩薩究竟成就無上菩提。何等為十?饒益一切眾生故,以本願善迴向故,一切劫無斷絕故,盡虛空界悉開悟心無限故,迴向有為而不著故,一念境界一切法無盡故,大願心無變異故,善攝取諸陀羅尼故,一切諸佛所護念故,了一切法皆如幻故。是為十種無盡法,能令一切世間所作,悉得究竟無盡大藏。」
。
【提醒:】
1.非LINE群組成員,
請點我【綁定LINE】
就可以不定期收到我們的好康通知
2.
好康靈性商品真圓身心靈商品請點我
延伸閱讀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八十華嚴) 八 三會普光明殿 (第 53 ~ 59卷)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八十華嚴) 七再會重普光殿 (第 40 ~ 52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八十華嚴) 初會菩提場 (第 1 ~ 11 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八十華嚴) 六會他化自在天 (第 34~39 卷)
華嚴經-梵行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八十華嚴) 五會兜率天宮 (第 22 ~ 33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八十華嚴) 二會普光明殿 (第 12 ~ 15卷)
大方廣佛華嚴經 (八十華嚴) 三會忉利天宮 (第 16 ~ 18卷)
大佛頂首楞嚴經全文
猜你喜歡
人氣文章
五種佛教手印
(25765)
六字大明咒
(23929)
本兜心經
(23322)
不可思議的梵咒〈十四〉功德寶山
(23318)
金剛經說什麼-南懷瑾
(21460)
梁皇寶懺經文儀軌
(21330)
辟支佛就是『不說法的佛陀』
(21049)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20300)
云何梵
(20209)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 金剛經
(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