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你會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嗎?

張貼者:慧向
閱讀人數:1496人 張貼日期:2025-07-15 10:00: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你會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嗎?
慢慢走可快快到  堅持正確的習性  

戰國時代的孟子,看到各諸侯君王,講法術、講權勢,講利益,
但是卻幾乎不講仁政,仁政幾乎要消失蹤跡了。
他勸告想要「王天下」的君王們要以「仁政」為重。
因為當君主有好的仁政時,那麼諸侯都會聚集到他那裡為他效命,
就像水往低處流那般自然,實施仁政自然就成了天下的君王,
即使本人沒有「王天下」之意,形勢也會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當時戰國時期天下局勢紊亂,人心不古,社會危亂,病情深重。
在這種局勢中,想「王天下」,就好像「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非唾手可得。艾草雖然是靈藥,但針對年久日深的痼疾,
想要治好久病,沒有三年之艾也起不了作用。
但三年之艾不是隨取隨得的,需要時間,採來之後必須經過三年歲月來成就,
若沒有準備的功夫,最終也沒有功效。




同樣的,君王如果當下不立志施行於仁政,不積蓄仁政的能量,
那麼連艾草都不可得,更不用說「三年之艾」。想「王天下」之王侯,
面對社會國家的重疾,如果從現在開始行動,去採集蓄積艾草,
則可能還有機會施行三年之艾準備可用。
不然的話,病情日益深重,死情日益迫近眼前,
而三年之艾終不可得矣,最終就是無奈地陷入死路。  

孟子講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 是為了宣揚仁政思想的借喻,
將此譬喻放到個人也很管用。 你自己為多年的不快樂所苦,
醫生要你養三個月的好習慣, 你堅持不到三天卻說沒有用。  
我們應為自己建立好的習性, 堅持去掉負面思想行善積德,
那就像為自己儲存三年之艾, 福報夠就不怕七年之病來磨。

分享福智文教 。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