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修行文章

金剛經-工具書-

張貼者:黑糖
閱讀人數:13910人 張貼日期:2023-10-30 10:28:00
2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的重要經典之一,是佛陀在祇園精舍為須菩提等大弟子所說的法。這部經以金剛為喻,顯示般若智慧的無上威力,能斷一切煩惱和執著,達到無上正等正覺。金剛經的主旨是教導菩薩摩訶薩如何修行般若波羅蜜多,即「不住於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金剛經在中國有六種漢譯,其中最流傳廣泛的是鳩摩羅什法師於姚秦時期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這部經被尊稱為「經中之王」,對於禪宗、密宗等學派有深遠的影響。金剛經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之一,敦煌出土的唐代《金剛經》(868年)現藏於大英圖書館。

金剛經的名稱來自梵文《va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其中「vajra」意思是金剛或鑽石,表示般若智慧能夠切斷一切障礙和困難,也表示般若智慧本身是最堅固、最珍貴、最美好的寶物。「cchedikā」意思是能斷或能切。「prajñā-pāramitā」意思是般若波羅蜜多,即到彼岸的智慧。「sūtra」意思是經典或教誨。因此,這部經可以理解為「以般若智慧切斷一切障礙而到達彼岸的教誨」。

金剛經主要闡述了空性的真理,指出一切法無自性,無我執、無人執、無眾生執、無壽者執。



這不是說一切都不存在,而是說一切都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樣,都是依緣而生、依緣而滅的。如果我們執著於自己或外境的實有性,就會造成無明、貪欲、嗔恨等煩惱,從而受到生死輪迴的苦難。如果我們能夠用般若智慧洞見空性,就能夠消除一切執著和障礙,證得清淨心和無上菩提。

金剛經也教導了菩薩摩訶薩如何修行般若波羅蜜多。首先要發起菩提心,即發願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成佛。其次要行六波羅蜜多,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其中最重要的是般若波羅蜜多,即不住於色生心,不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就是說,菩薩摩訶薩在行布施等善行時,不應該執著於自己、對方或所施之物的實有性,而應該以空性的智慧來觀察一切法的無常、無我和無淨。這樣才能夠避免增長我慢、貪著或執見等煩惱,而能夠純淨地修行菩薩道。

金剛經是一部深奧而又精要的經典,它用簡潔而又有力的語言,表達了佛教最高的智慧和最廣的悲心。它不僅是一部理論的論述,更是一部實踐的指南。它既是一部經典,也是一部咒語。



它既是一部教法,也是一部證法。它既是一部問答,也是一部對話。它既是一部教學,也是一部啟發。它既是一部解說,也是一部詮釋。它既是一部開示,也是一部傳承。它既是一部經文,也是一部詩歌。

金剛經的內容豐富而又深刻,不僅涵蓋了佛教的基本教義和修行方法,還包含了佛教的歷史和文化。它不僅反映了佛教的本源和發展,還影響了佛教的傳播和變化。它不僅展現了佛教的智慧和悲心,還體現了佛教的美學和風格。它不僅代表了佛教的精神和理想,還實現了佛教的目標和願景。

金剛經是一部值得我們反覆閱讀、思考和實踐的經典,它能夠給我們帶來無量無邊的福德和智慧,讓我們在生命中有力量、有方向、有希望和有快樂。讓我們以金剛經為依歸,以般若智慧為導師,以菩提心為動力,以六波羅蜜多為方法,以無所住而生其心為境界,以成就自他共利為功德。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