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倫理與道德

張貼者:🛂家榛
閱讀人數:16155人 張貼日期:2022-01-11 10:44: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倫理與道德

倫理是指在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相互關係時應遵循的道理和準則。
是指一系列指導行為的觀念,是從概念角度上對道德現象的哲學思考。
它不僅包含着對人與人、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之間關係處理中的行為規範,而且也深刻地藴涵着依照一定原則來規範行為的深刻道理。


 

是指做人的道理,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人生觀和價值觀等方面。
是指人際之間符合某種道德標準的行為準則。

人世間的倫理道德的道理,發生的各種事件,各種劫難、磨難、天道人道的原理真相,使人不執著於萬事萬物,不追求身外之物,不停留在修行修煉的方法上,明白各種修行修煉方法的目的、真相、原因。

進而體會到天道是什麼狀態,修改自己的心性,把自己的心性一一改正,修正的與道一樣,修心如道,這就是修行心性的目的。

我們平常在生活中經常會提到“道德”一詞,而且小學生從小就被教育要“講文明,有道德”。

那麼對於這樣的兩個字,到底有什麼深刻的含義呢?我們的古人又是如何理解的呢?

一、道德的來源
其實,如果不是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大多數人都會以為“道德”一詞就是一個現代詞語,就是在講:人應該講文明,要有素質,不能去對他人或者周邊環境造成故意的傷害。

其實,在古代,並沒有“道德”這個詞彙,但是有“道”和“德”這兩個概念。

“道”和“德”兩個字最早是起源於先秦時期的《道德經》。
而且老子曾經提到過“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這裡的“道”指自然萬物運行的真理;“德”是指人的德行、品行等。
這是兩個不同含義的字。
再說,在荀子的《勸學》中也提到過,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
這裡就更加解釋了:“道”才是根本的原則,而“德”就是具體的行為體現。

二、“道”的解釋
關於“道”,我們在《道德經》可以找到很多的記載。
比如開篇就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這兩句話。
而整觀《道德經》一書,我們並沒有看到關於“道”的直接解釋。
但是它卻給用其他的方法給我們詮釋了:萬事萬物都遵循“道”的本質。
這其實也相當於解釋了:“道”其實就是法則、是根本,“道”是個人、國家,甚至是宇宙萬物都在依靠的規律或者定理。

另外,還有一些更詳細的解釋。

比如:“道”其實是在講宇宙產生的本源,它是一個虛構的形象,所以看不見,摸不著,我們才稱為“道”。




“道”其實也是在講“萬物皆有陰陽,而且只有相互作用,互相融合才能達到統一”的道理,我們應該效法自然的“道”去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問題。
此外,“道”還可以作為我們的修身之道、養生之道等等,進而豐富和完善我們的生活。
 

三、“德”的解釋
關於“德”,我們估計也都聽說過跟它相關的詞彙,比如“陰德”、“陽德”。
這些其實也都表明了:“德”是一種可以進行分析、評價、衡量的具體行為。
在《道德經》中也曾提到“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這其實也是在講: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上對待事情應該以怎樣的行為去對待。

另外,更現代化的理解是:“德”也可以指社會上的倫理道德,比如孝順父母、誠實守信等等。
做到這種行為就叫做“有德”,做不到則叫做“無德”。

所以,其實"德",就是“道”的具化的現象,“道”是“德”執行的根本。

二者就是彼此相互促成,相互詮釋的兩種概念。

同時,我們在現代生活中更應重視這兩種概念,去遵循“道”的原理,執行“德”的精髓,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和社會、自然共同發展,和諧共處。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