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科技新知

人類為了“走路”而放棄了“爬樹”

張貼者:Allan
閱讀人數:17510人 張貼日期:2020-02-19 01:08:32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人類為了“走路”而放棄了“爬樹”

 有沒有比人更不擅長爬樹的猴子?
不好意思,還真沒有。 別說猴子了,整個靈長類裡都沒有,連銀背大猩猩都比我們強。

雖然成年雄性銀背大猩猩很少上樹,但那不是攀爬能力的問題,主要是樹不行。

 

金剛不爬樹,只是沒有合適它的樹 身為一隻靈長類動物,不擅長爬樹也翻不過牆頭,這確實有點對不起我們的古猿祖先。

不過,人類學家們已經幫你把藉口都想好了—— 現代人類之所以不長於攀爬,問題就出在適於直立行走的屁股上。

攀爬:靈長類祖傳手藝 如果我們的靈長類親戚能看懂動作武打片,它們一定會覺得無聊透頂——那些竹林之巔高手對決的場景,不過是叢林生活的日常而已。

就親身體會而言,我曾在內伶仃島保護區調查過野生獼猴種群。

在印象裡,我所見的猴子從不會正經爬樹——它們在樹冠間穿梭,從來都是在“飛行”。

有時,快得甚至連影子都捕捉不到,只有一片穿林打葉聲。

除了猴子,看似笨重的類人大猿也多善於攀爬。

而即使是在開闊草原上生活的狒狒,只要有機會上樹,也會立馬沒影。

可以說,卓越的攀爬能力是靈長類家族的祖傳技術,而要修煉此般功夫,又需要怎樣清奇的骨骼呢?

骨骼裡藏了套槓桿 不妨回想一下,在你爬梯子的時候,身體哪些部位在用勁?除非你是臂力驚人的單槓滿分少年,否則下肢的配合是不可或缺的。 攀爬和直立行走時用到的下肢肌肉很相似,無非都是在收腿伸腿,只是幅度不同,且攀爬多增加了蹲起動作。



這其中,大腿部分發揮關鍵作用的肌肉,分別是股四頭肌肌群(大腿前側的肌肉)和膕繩肌群(大腿後側的肌肉)。

這兩組肌肉都是一端連在骨盆上,一端固定在膝關節上。



圖中藍色箭頭所示的是股四頭肌群,位於大腿正面。

綠色箭頭指示的是膕繩肌群,位於大腿後面。
它們一端連在骨盆,一端固定在膝關節上,控制著下肢的行走與攀爬。
那麼,在人類騷氣地行走或者笨拙地攀登時,腿上這些零部件到底如何在工作?

就說爬梯子 最開始,大腿前側的肌群緊張收縮,帶動股骨(大腿骨)以髖關節(大腿根)為軸心向前上方轉動,提溜起膝蓋;

同時,大腿後側的肌群收縮,彎曲膝蓋,腳踩住梯子的上一級橫桿。

接下來,小腿固定不動,以膝蓋為軸心,大腿前側的肌群重新“拉直”膝關節;
同時,以髖關節為軸心,大腿後側的肌群(和臀部肌群一起)向後拉”大腿,伸展髖關節,“撬”起身體,最終實現一個完整的攀爬動作。 靈長類親戚和人類的解剖結構基本一致,它們下肢的肌肉骨骼也是這麼運轉的。

眼尖的朋友可能看出來了,這一套下肢的運動方式,本質上悄然借用了槓桿原理。

槓桿是股骨本身,支點則是髖關節。

槓桿的動力來源自肌肉對股骨下端(靠近膝蓋的一邊)的拉扯,要克服的阻力是身體的重力。

只不過,這個槓桿並不是蹺蹺板那樣支點在中間的槓桿,它更像生活中另一種常見的槓桿:扳手。

股骨就好比“扳手柄”,髖關節就好比扳手轉動的軸心,在腿部肌肉拉動扳手向上或者向下轉動的過程中,人類或猴子大猿們就完成了邁步前進,或是在樹林間攀援直上的動作。





顯然,在大腿後側肌群的拉動下伸展髖關節“撬”起身體是向上攀爬時重要的一環。

而人類的爬樹能力之所以在靈長類家族裡不幸墊底,問題就出在這個由大腿後側肌群、大腿骨和髖關節組成的“扳手”系統上。

上樹還是上路?不可兼得 我們複習一下初中物理知識:槓桿的力臂越長越省力,力臂要是足夠長就可以彈飛地球(當然也要有支點)。

對於大腿後側肌群、大腿骨和髖關節組成的這套“扳手”系統而言,力是由肌肉提供的,力臂當然是槓桿支點到肌肉的最小直線距

離。



線段B代表了大腿股骨,A的小圓圈則是旋轉中心髖關節,Fm代表了大腿後側肌群的用力方向。

所以,Fm到髖關節A的直線距離r就是力臂的長度了。 因為大腿後側肌群在髖關節上的那一端固定坐骨上,所以坐骨的大小和形態,決定了這套“扳手”系統的力臂長短。

對非人靈長類來說,坐骨普遍朝向身體後方,在四足匍匐著地時,坐骨的長短也決定了力臂的長度。 換句話說,坐骨越長,力臂就跟著越長,攀爬時下肢運動的過程也就越省力。有這麼好的結構,自然演化的力量當然不會放過。 從猴子到大猿,坐骨形態無一例外都比人類更長。因此,在攀援活動中,它們的肌肉運動更加高效,一口氣上樹不費勁。



圖中可以看到猿猴的坐骨、走向,以及大腿後側肌群的力臂長度(藍色線段)。





在四足著地的姿態中,坐骨與力臂的方向一致,坐骨越長,力臂也就越長。
但是你肯定會問,如此優秀的骨骼結構,人類為什麼不要了?因為相比於爬樹,人類更需要直立行走。 如果讓一隻猩猩站直,你就會發現它的髖關節、坐骨和大腿後側肌群的走向都幾乎重合在了同一條直線上。

換句話說,當一隻猩猩站直的時候,大腿後側肌群的力臂長度幾乎歸零! 這意味著,肌肉提供的動力在這個姿勢下就失效了。紐約市立大學的研究團隊測量了十餘種靈長類的下肢結構,發現這是極其普遍的現象。

也就是說,用猴子和大猿們的坐骨結構行走,不僅不省力,反而是步履維艱。

再用我們的“扳手”模型理解一下:當猴子和大猿們試圖站立行走,其實意味著施加在“扳手柄”(大腿股骨)上的力轉變了方向——之前的力量方向與槓桿形成了交角,所以這個骨骼槓桿才會起作用,股骨才能轉動。 而現在,力量幾乎是在沿著扳手把柄的長軸向前頂去。這種用力的勁只是在把股骨往正上方硬拽,而不能前後轉動,當然是在做無用功。



在非人靈長類中,當身體接近直立姿態時,髖關節A,股骨B,以及大腿後側肌群用力方向Fm相距越來越近,力臂r變得非常短小。 如果身體繼續後仰,它們會重合在一起,而力臂r幾乎歸零。

所以說,如果人類的坐骨依舊又長又朝屁股下方,那麼我們就不要期望瀟灑的步態了。 既然上樹和上路所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坐骨形態,那相比於非人靈長類,人類的坐骨又是怎麼個創新的長法?怎麼保證兩足行走時也能昂首闊步呢? 研究人員在測量了地猿、南方古猿,以及現代人的坐骨形態後,找到了人類獨特的坐骨變化趨勢。



地猿和南方古猿被認為是人類數百萬年前的祖先,其中地猿生存年代最早,南方古猿相對晚一些。

在地猿化石中,坐骨的走向輕微轉向背側,既保證了爬樹的能力,也可以湊合著近似直立行走。 南方古猿和現代人則完全不同了——他們的坐骨長度變短,也不再朝下,而是更極大地轉朝向背側。

這樣一來,大腿後側肌群、坐骨、髖關節在直立狀態下不再重合於同一條直線,很好地解決了靈長類直立行走時“力臂歸零”的Bug。然而,現代人的爬樹技巧也因此大打折扣。 向上攀爬時,腿抬得較高,大腿後側肌肉的力臂變得很短小。這就好像用扳手時不正經握住把柄尾巴,非要捏著扳手頭部使勁,這當然會費力不討好了。


從左向右依次為地猿、南方古猿、現代人的骨盆結構,下方紅色條帶指示的是坐骨的位置。

可以看見,坐骨在進化過程中越來越朝向背側。 所以說,有得就有失的人間真理在自然演化中也同樣適用。用祖傳的爬樹技巧換自創的直立行走,這筆交易也算是明智之舉。

 

出野外就會知道,相比於爬樹,猴子們更愛爬的是你的三腳架 畢竟這讓我們得以走下樹梢,創建文明。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