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修行文章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

張貼者:茱茱
閱讀人數:16963人 張貼日期:2019-10-17 08:25:46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



師公東初老人曾經問聖嚴師父,出家人與在家人的不同之處在哪?師父回答:「出家人的身分和在家人不同,受了比丘戒是比丘,受沙彌戒是沙彌。」「出家人不可以結婚、不可以存錢。」所有的答案都被搖頭否定,師父只好請師公東初老人開示,老和尚說:「我們出家人是以退為進,以默為辯,以奉獻為成就。」

曾經,有位居士看了師父的文章,寫信指責師父。師父不服氣,請教東初老人如何反駁,不料,老和尚卻說:「寫一封信去謝謝人家。」師父不滿:「是他亂講欸,為什麼要我謝謝他?」老和尚卻說:「就是因為他亂講,所以要謝謝他。



」老和尚都這麼指示了,師父只好委屈地回信感謝。

後來這位居士竟找到文化館,向師父表達歉疚之意,讓師父對「以默為辯」深有感觸,對東初老人的調教更加感恩。

《長阿含經.梵動經第二》中,有對外道師徒,師父把佛陀貶得一文不值,弟子卻把佛陀捧上天,佛陀聽說了,便教導弟子們,聽到有人讚歎三寶,不需要高興;聽到有人誹謗三寶,也不用瞋怒。除非已經見道、成道者,否則一般人的批評,無不落入以自我中心為出發點的六十二見,既然帶著六十二見,又怎麼如實見到佛陀的高深廣博?於是,不論毀譽,都不到位,既然如此,又何須當一回事?更何須為毀譽動了自己的心?

一切的毀譽都是虛妄,這是成道者佛陀的見解。然而,對於我們一般凡夫而言,不把毀譽放在心上,更是一種折服自我的鍛鍊,百丈禪師《叢林要則二十條》中即有一條:「是非以不辯為解脫。」聖嚴師父解釋:「佛法是剛柔並濟,以退為進,以疏導代替直接的衝突;和合是自己存在的同時,也讓對方有伸展的空間。





對己折服我慢、消融自我,對外和樂無諍、廣結善緣,這少說一句的不辯法門,帶來的法益無限!
-------------------
【法鼓文化值日生】:果然是大師 
歡迎按讚追蹤訂閱 /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