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人生系列

中國古代識人之法

張貼者:Allan
閱讀人數:17341人 張貼日期:2019-08-31 15:12:14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中國古代識人之法



縱觀中國歷史,善於識人者比比皆是,周文王渭水河畔識得姜太公,呂太公挑選無賴劉邦為婿,曾國藩初會江忠源縱觀……諸如此類的典故可謂數不勝數。不僅如此,早在數千年前,中國古代就有了相關的理論書籍,如《周易》、《易經》等等。除此而外,聖人先賢們還總結出了很多識人方法,如三國時諸葛亮的“觀人七經”,劉邵《人物誌》中的“九征”、“五常”學說,呂不韋提出的“八觀六驗”和“六戚四隱”,曾國藩《冰鑒》中關於識人的著述等等。

1、《呂氏春秋》提出的識人六驗法:

 (1)喜。驗其節制能力,不得意忘形。

 (2)樂。驗其癖性愛好,不玩物喪志。

 (3)怒。驗其控制能力,不失去理智。

 (4)懼。驗其是否勇於負責,當錚錚好漢。

 (5)哀。驗其是否悲觀失望,怨天尤人。

 (6)苦。



驗其是否有堅韌不拔的氣度,能夠吃苦耐勞。

以上六法松下幸之助評價甚高。

2、魏人李悝提出識人的五視法:

 (1)居視其所親。即考察該人經常和誰在一起。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都黑。從一個人平時所喜歡親近的人那裡,就可以知道他的人品。

 (2)富視其所與。即考察該人在生活富裕時將錢花在什麼上面。

 (3)達視其所舉。即考察該人身居高位時,提拔重用的是什麼樣的人。是任人唯親還是任人唯賢。

 (4)窮視其所不為。即考察該人在身處逆境時的作為。是否會人窮志短,犧牲原則換取利益。





 (5)貧視其所不取。即考察該人在貧困境地時的作為,看能否潔身自好,不取不義之財。

3、諸葛亮提出的識人七法:

 (1)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通過觀察該人對一些大是大非問題的態度和觀點,了解他的信仰和志向。

 (2)窮之以辭辯而觀其變。通過和該人展開辯論以觀察應變能力。

 (3)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通過請該人出謀劃策以了解其學識和視野。

 (4)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通過將災事、禍事等告訴他,看他的反應,由此來觀察他是否有勇氣直面苦難的現實。

 (5)醉之以酒而觀其性。即將其灌醉以後,觀察他的真實性情。

 (6)臨之以利而觀其廉。即用物質利益引誘他,以觀察他是否能保持廉潔。





 (7)期之以事而觀其信。即托給他辦一些事,看他是否講信用。

4、司馬光《資治通鑒》:

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

德勝於才謂之君子,才勝於德謂之小人。

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為善者,善無不至;挾才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愚者雖欲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勝,比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為其奸,勇足以決其暴,是虎而翼者矣,其為害豈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愛;愛者易親,嚴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於才而遺於德。自古昔以來,國這亂臣,家之敗子,才有餘而德不足,以致於顛覆者多矣。

凡用人之術,苟不得聖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5、《人物誌》劉邵關於性格:

厲直剛毅,才在矯正,失在激訐;
柔順安恕,每在寬容,失在少決;
雄悍傑健,任在膽烈,失在多忌;
精良畏慎,善在恭謹,失地多疑。

6、呂不韋提出的“八觀六驗”和“六戚四隱”兩個考核人的標準:

八觀:

 (1)在一個人通達、過著很順利的日子的時候,要注意看他禮遇的是些什麼人。

 (2)在他顯貴、發達的時候,要注意看他舉薦些什麼人。

 (3)在他富貴的時候,要注意看他供養、收養些什麼人。

 (4)在他聽取意見的時候,要注意他將採取些什麼行動。

 (5)在他閑暇無事的時候,要注意看他有些什麼喜好和嗜癖。





 (6)在與他探討問題的時候,要注意他說些什麼話、怎樣說話。

 (7)當他貧窮的時候,要看他不接受什麼東西。

 (8)當他社會地位處在下賤階層的時候,要看他絕對不做什麼事情。

六驗:

 (1)當他高興的時候,要檢驗他什麼地方沒有過分的表現、所守的事情沒有因此而開放。

 (2)當他快樂的時候,要看清他的癖好。

 (3)當他發怒的時候,要看清他的節制,能否保持理性。

 (4)當他恐懼的時候,要看清他是否保持著足夠的自制力。

 (5)當他哀傷的時候,要看清他為何哀傷?透過這種哀傷能否看到他的仁慈之心?

 (6)當他處於苦難當中的時候,要看清他這時所秉持的始終不渝的志向。


六戚四隱:

所謂“六戚四隱”的標準就是:鑒定一個人的品質,除了要有以上標準之外,還要聽取他六類親戚、四種接近他的人對他所作的評價。

六類親戚是:父、母、兄、弟、妻、子;

四類接近他的人是:朋友、老相識或同事、鄉親和鄰居。

這些人代表了他不同時間、生活側面和生活空間內對他最為熟悉的群體,所發表的看法和見解也必然是最為客觀和全面而公正的。所以,要全面的考察一個人,不但要能看清他的表現,而且還能夠洞察他的內心品格,根據實際情況綜合應用這些方法,則任何人的本來面目不論是虛偽貪婪還是誠實謙讓、不論是卑鄙庸俗還是磊落高尚、不論是邪惡陰險還是正派善良都將一一明察而不會有絲毫的疏漏。這就是古代聖賢之所以能知人的道理。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