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一句話的力量

一句走出負面情緒的妙語:我正在體驗這種感受

張貼者:茱茱
閱讀人數:17817人 張貼日期:2018-11-23 08:33:35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一句走出負面情緒的妙語:我正在體驗這種感受



有時,我們難免會陷入到負面情緒和感覺中,比如,低落、失落、抑鬱、悲傷、絕望等。面對此種情況,如何調整呢?

凡事都基於我們的認識。如果我們認為某個事情、或某種狀態是不好的,那麼,我們自然不想要它,不想體驗它。比如低落、抑鬱、絕望等情緒。

負面情緒的本質是個體的感受,但在感受之外,我們已先有一個認識,那就是:這些感受是不好的、糟糕的、可怕的。所以,個體一旦感受到它,往往就會很恐懼,想儘快擺脫它。

對事物的認識,用的是語言文字。比如,“絕望”的心理體驗,我們是用“絕望”這個詞來表達的,也就是用這個詞來命名的。

命名是用語言文字這些符號,對事物予以標示或描述的方式與行為。命名,實際上是一種中性行為,其本身並不含任何褒貶之義。





這就像人們很熟悉的一個比喻,語言文字和事物本身的關係,就像指向月亮的手指和月亮的關係。手指本身不是月亮,它伸在那裡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人們看它,那指向月亮的手指,是為了向人們指出月亮,讓人們循著手指去看月亮。

在運用語言文字給事物命名的過程中,人們逐漸根據自身對事物內涵的認識與感受,發展出了詞性的分類,如褒義詞、貶義詞和中性詞。

比如,像抑鬱、絕望、悲傷這些,都不是好詞,不是好現象。而像開心、喜悅、快樂等詞,都是好詞,是好現象。但實際上,所有的詞語,本質上都是中性詞,它們只是描述某個事物或狀態。所有的描述,本質上都應是客觀中性的。

人類在運用語言文字命名的過程中,對事物的性質做了分類,但很多性質,已經歪曲了事物本身的內涵。比如,當我們提到“抑鬱”或“絕望”這些詞時,馬上覺得它們不好,很糟糕。

其實,抑鬱、絕望只是個體的一種主觀感受。



這種感受裡夾雜的成分很複雜,有念頭、想法、經歷、情緒等。我們可以、並且需要,把這些複雜的東西分開、剝開,把它們還原為一種純粹的感受與體驗。

因為,那些所謂的念頭、想法,就是語言文字在命名的過程中,對事物本質已經歪曲的部分。它們的力量往往很強大,不加以區分與剝離的話,我們就有被它們拽著走,而到達一種無力自控、無力自拔的危險境地。

也就是說,對於某種情緒感受的認識,我們首先需要做的是:把它從貶義認識,轉到中性認識,也就是去貶義化。

以“絕望”為例。絕望是一種很不舒服的主觀體驗,如果沒有高度的覺知,長期處於這種心境中,個體既沒有幸福快樂的體驗,對生命本身,更是一種巨大的威脅。

有一句妙語可以幫我們轉化心態,去貶義化,還中性化。這句話及它的變種就是:
我只是在體驗這種感受。
我正在體驗這種感受。




我只是在體驗這種叫“什麼”的感受。
我正在體驗這種叫“什麼”的感受。

當我們說這句話的時候,便從抽象的命名、文字世界、頭腦世界,回到了單純的體驗狀態。體驗,才是生命的本質,世界的的真相。正如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世界是“這個”,真相是“這個”,並不是那個字、那個名字。名字一出口,便遠離了真實。

基本上,所有的、所謂負面情緒或感受,都可以套入這個句式來去貶義、還中性。
比如:當我們陷入絕望時,可以不斷地自言自語:
我只是在體驗這種感受。
我正在體驗這種感受。




我正在體驗這種叫“絕望”的感受。
我只是在體驗這種叫“絕望”的感受。

當我們說“我正在體驗這種叫“絕望”的感受”時,我們像研究一片葉子、一條毛毛蟲一樣地,把“絕望”也當作一個客觀事物來好奇地看、好奇地研究。

這樣,我們在體驗“絕望”,但我們卻不是“絕望”,我們便與“絕望”拉開了距離,便不會被“絕望”所毀、所傷,不會被它拉著,身不由己地做傻事。

把這句話重複上幾次,我們會從原來可怕的感覺中稍稍穩定下來,抽離出來,重獲鎮定。平緩下來,我們就爭取到了時間,重新回到理智中,來分析原因,尋找解決辦法,完成突破與成長。

我們緩衝與爭取來的時間、理智,一定要用於深刻的剖析與自我成長,才能真正走出這些負面感受,重獲生命的力量。這也許是一個長期或終生的過程。

可以把各種負面感受代入這個句式中,如抑鬱、悲傷、焦慮、恐懼等。

我用這句話度過了無數抑鬱和絕望時刻,成功地活到了現在。



經驗之談,絕不欺你。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