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心靜了~世界就美了!

張貼者:林咘卡
閱讀人數:803人 張貼日期:2025-10-08 08:00:00
1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1. 「心生萬法」——源頭觀

 
萬法不離一心,外境如幻如影。
 落地解釋:你覺得別人惹你生氣,其實是「你的心」動了。心安則世界安。
 修行提醒:觀照起心動念,就是在拆解幻象的布幕。

 
2. 「萬法唯識」——運作觀

 
世界不在外,而在「識」的投射。
 生活翻譯:你看到的世界,是你心識的鏡像回放。
 修行提醒:不再問「外境怎樣」,而是問「我的識現在在放什麼頻道?」

 
3. 「修行在靜心覺察能量」——核心法門

 
靜心,不只是安靜,而是進入能量的感知。
 比喻:像把耳機插進內心的調音台,開始聽見微細的聲音。
 修行提醒:能量有粗有細,粗的是情緒,細的是念頭的頻率波動。

 
4. 「視別微細心念」——精密覺察

 
這是禪修的顯微鏡模式。
 落地解釋:不是只看「我生氣了」,而是能捕捉到「我快要起煩惱的那個0.5秒」。
 修行提醒:抓到念頭的「起點」,就能調整,而不是被拖著跑。





 
5. 「首重自身調心、調頻」——修行優先級

 
別急著渡人,先把自己的心場調到穩定。
 比喻:就像收音機,頻率沒對上,永遠雜音一堆。
 修行提醒:穩住自己的心,就是最強的護法。

 
6. 「穩定於四禪—離念清淨處」——定力基礎

 
四禪是穩心的修煉場,像四層防護罩。
 重點:初禪斷掉五蓋,二禪心不再黏尋伺,三禪更輕安,四禪才是真正的「不動清淨」。
 修行提醒:目標不是「炫酷神通」,而是「心如靜湖,不隨風吹」。

 
7. 「感知力、覺受力全面開啟」——智慧之眼

 
當定力成熟,心的雷達會全開。
 比喻:就像夜視鏡一樣,黑暗裡也能看清微光。
 修行提醒:這不是超能力,而是回到心的原廠設定。

 
 總結一句:

修行就是心的調頻工程,從「看見」到「分辨」到「穩住」,最後自然進入清淨的場。
那時候,感知力覺受力不必追求,它自己會開。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