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青山靈安尊王

張貼者:Allan
閱讀人數:22057人 張貼日期:2025-06-18 00:23: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青山靈安尊王簡介



全名:青山靈安尊王(閩南語:Chhiⁿ-soaⁿ-lîng-an-tsun-ông)神格功能:





起源自福建泉州惠安地區,具有山神與司法神的雙重身分



屬道教「王爺」體系,擔任代天巡狩、查察善惡、緝捕兇惡之職能






傳說與起源



傳說版本一:據說是三國時期孫吳將領張悃(張滾),在惠安鎮守、守護蘭闕後被尊為神,當地將其葬於青山,並逐漸演化為信仰中心



版本二:其他傳說說他是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將領,同樣因為燕鎮保護地方安定,死後感念眾人供奉,遂被稱為青山王




台灣的信仰發展



傳入時期:清朝咸豐年間(1854–1856),隨泉州三邑惠安移民渡台,攜信仰抵台,青山王信仰開始紮根



主祀寺廟:



艋舺青山宮(台北萬華):主祀靈安尊王,建於1856年,現為台北市定古蹟,被譽為「艋舺四大廟門」之一






 重要祭典儀式



青山王祭(艋舺大拜拜):



每年農曆10月20–22日(國曆約11月中下旬)舉辦暗訪暨正日遶境祭典



暗訪:夜間無鼓鑾,隊伍低調夜巡,用以驅邪除惡。



正日遶境:白天巡街盛典,鑼鼓陣頭、藝閣車與信徒盛裝參與,宛如嘉年華



活動已列為台北市民俗文化資產,是北部三大廟會之一。






神蹟與社會影響



驅瘟治疫:1850年代艋舺瘟疫與蛤蟆精傳說流布後,青山王遶境傳說帶來防疫穩定信仰



SARS期間顯靈:2003年SARS爆發時,青山皇出巡後疫情收斂,被信眾視為神威




廟宇建築與信仰空間



蘊含泉州建築特色,分為三川殿、正殿及中庭院落;清咸豐6年落成,1938年改建為現況



廟方祭出「四大軒社」「八將團」「真人藝閣車」等陣容,形成信仰與文化匯聚的活動場域



 當代文化轉型



文化祭典升級:2023年以「Say艋舺」為主題,加入音樂會、街頭藝陣、國際藝閣參與,吸引跨域青年與國際觀光者



結合政府與社區:萬華區配合遶境活動安排文化導覽、市集交換、藝術展出,使古老信仰融入都市生活




小結

青山靈安尊王是台灣北部最具代表性的「王爺」之一,從廟會儀式到社區發展具有多重層面:



起源於三國/惠安地方將領,以代天巡狩、緝惡除邪為職能;



清朝時由泉州移民帶來台,落根萬華、廟宇興建;



儀式包含黑夜暗訪和正日遶境,被視為防疫護民的文化信仰;



帶來社會安定、族群凝聚;



今日已成為城市文化、藝術與旅遊的重要焦點。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