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人生五忌

張貼者:黛西
閱讀人數:64人 張貼日期:2025-02-05 12:00: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王陽明一生強調修身與實踐,在與弟子、友人及後輩的對話中,多次提及人生中應當避免的五種偏差。這五忌不僅影響個人成長,也決定了人生的高度與深度。
一、忌沒有明確的目標
人生若無方向,便如無帆之船,隨波逐流,終將迷失於茫茫大海。
王陽明說:「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無論學業、事業,甚至人生,皆需確立清晰的目標。只有當目標明確,努力才有意義,時間才不會被虛耗。
他自幼立志成聖,從未動搖,最終成就一代大儒。他也勉勵弟子:「立志,是一切成就的基礎。」成功者的共通點,便是能夠在確立方向後,始終如一地前行。
人生最怕的不是能力不足,而是不知自己要往哪裡去。
二、忌過分在意別人的眼光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生活是自己的,何必過分在乎旁人的評價?
王陽明說:「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任他功夫有進有退。」當陽明心學剛興起時,許多人指責他為異端,但他未曾反駁,只專注於自己的學問與實踐。最終,學說自成一派,流芳百世。
在這世上,不論你做什麼,都可能遭受非議。若過度關注外界聲音,便容易迷失本心。



真正的強者,不靠言語爭論,而是用行動證明自己。
與其討好世界,不如忠於自己。
三、忌被情緒控制
情緒,是人生最大的敵人。心理學研究顯示,人在憤怒時,大腦的理性思考能力幾乎歸零,此時說出口的話、做出的決定,往往只會傷人傷己。
王陽明認為:「平常人動怒時,若不加節制,便會失去本心。」因此,他主張修身養性,學會自我控制。當怒氣升起時,可以暫時退一步、深呼吸,待情緒平復後再做決定。
培養情緒管理的能力,不僅能讓人處事更從容,也能在人際關係中保持平和,贏得尊重。
人生最重要的修煉之一,就是學會駕馭自己的情緒,而非被情緒駕馭。
四、忌眼高手低,貪圖捷徑
許多人喜歡談論「宏大目標」,卻忽略了腳下的路。他們幻想著成功,卻不願從基礎做起,結果終究一事無成。
王陽明說:「學問之道,在於今日所知,逐步擴展,踏實前行。」成長是漸進的,無法一蹴而就。正如種樹,幼苗初長時,澆水過多反而會導致根部腐爛,最好的方式是循序漸進,穩扎穩打。
成功從來不是憑空得來,而是日積月累的結果。與其好高騖遠,不如腳踏實地,把當下的每一件小事做好。




大成就,來自無數個踏實的當下。
五、忌被物慾束縛
在這個物質豐富的時代,很多人誤以為「擁有更多」就能帶來快樂,卻忽略了內心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幸福。
王陽明說:「修身之道,在於日減不在日增。減一分物慾,便多一分心靈的清明。」當一個人被物慾綁架,便容易迷失本心,最終成為欲望的奴隸。
真正的滿足,不來自外在的擁有,而來自內在的平靜。減少對外物的執著,才能擁有真正自由的人生。
幸福不是來自擁有多少,而是來自內心的淡然與富足。
結語:人生當避五忌,方能活得通透
王陽明的智慧,經歷了時間的洗禮,依然熠熠生輝。
✅ 立志,確立人生方向。
✅ 不懼流言,堅守初心。
✅ 修煉心性,駕馭情緒。
✅ 腳踏實地,厚積薄發。
✅ 減少執念,回歸內心自由。
當我們避開這五種錯誤,人生將會更加清明、自在、充實。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