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人格資糧

張貼者:白開水
閱讀人數:1406人 張貼日期:2024-12-26 08:00:00
3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資糧,是必需品的意思,好比人要遠行,必須靠糧食來維持身體能量;修行佛法,要有善根功德來做資助的道糧。一般人常常希望有一點佳言好語,做為自己立身行事的座右銘,這也是做人處世的資糧。以下「儉慈誠愛」四個字,不妨可以做為我們人格的資糧,因為:

第一、儉約是美德:先哲云:「儉之一字,其益有三:安分於己,無求於人,可以養廉;減我身心之奉,以賙極苦之人,可以廣德;忍不足於目前,留有餘於他日,可以福後。」你看,衣服雖舊了,還可以再穿,去年買的東西,今年還可以再用,能穿的則穿,能用的則用,就不要浪費了。每一樣東西都有生命,好比桌椅,你不隨便弄壞它,使用的時間愈長,那就是它的生命;一件衣服,可以穿得五載十年,發揮它的功能。所以儉約也是一種護生、一種美德。

第二、慈善是快樂:做好事,存好心,布施、奉獻、服務都是人生快樂的泉源。假如你貪圖小利,不肯與人為善,事後才覺得懊惱不值,身心不安,那實在划不來。但是如果你有一些東西供養別人,例如:口說好話、微笑待人、隨喜幫助、布施助人,這些慈心善行,會讓我們擴大生命的意義價值,身心得到安穩快樂、自利利他。

第三、誠實是信用:做人處事,「誠」是首要的條件,你誠實不欺,行不騙人,坦坦蕩蕩,他人就會敬重你;你心不虛假,言不妄說,踏實守信,別人更會肯定你。



誠實做事,誠實做人,信用自然而來,這可說是人格一大美德、財富及保障。

第四、愛人是仁義:《大戴禮》:「仁者莫大於愛人。」在這個世間上,最美的事情,就是愛護別人,最好的事情,就是愛護世間。所謂「君子愛人以德」,你對世間、對他人、對社會,經常施以愛,那就是一種仁義,種了仁義的因,自然有仁義的結果。人間有了仁義,就會充滿溫馨與善美。

儉慈誠愛,實在可以做為我們人生做人處世的資糧。

第一、儉約是美德。

第二、慈善是快樂。

第三、誠實是信用。

第四、愛人是仁義。





轉載共勉~文/星雲法師









目錄



序文


■總序‧十把鑰匙/星雲大師

■推薦序1‧宗教情懷滿人間/李家同

■推薦序2‧安心與開心/洪蘭

■推薦序3‧法鑰匙神奇的佛/胡志強

■推薦序4‧佛法與生活及工作結合時/郝明義

■推薦序5‧人生的智慧和導航/趙辜懷箴




卷一 人間有花香


人間有花香

受歡迎的人

君子之格

君子的風度

君子之德

君子之品

君子之行

君子的心與小人的心

聖賢之境

賢能之學

賢愚之別

智者所求

有智者不爭

領導人的條件

美麗的現代人

學做地球人

現在青年

有為的青年

因人而予

怎樣有人緣

成功的敵人

再談成功的敵人

成功的人

成功動力

成功要件

成功的進階

成功的力量

成功的基礎

成功之前




卷二 最好的供養


高尚的人品

如何做人

敦厚為人

待人的修養

養氣

養生之法

養「力」

養廉

如何養性

供養的種類

進德修業

最好的供養

養德

德行

德者的心志

增品進德

修業

修身

人身無常

人身之患

立身處世

以身作則

修身津梁

寬恕之美

耕耘心田

增上安樂

心平氣和之方

廣結善緣之法

實踐慈悲

慈悲的種類

受人尊重

如何給人尊重

積善成德

養量

放逸之過




卷三 識人之要


用人之道

積極待人之法

如何看人

如何識人

識人

識人之鑰

「鑑人」的方法

觀人

知人

審人

相人之術

人才

上中下人

非人

有前途的人

人之大患

知人之明

人的次第

人的層次

人如馬性

人力資源

人際相處

涵養人格

智勇之人

人格養成

人格的養成

人格的資糧

人的根本

人要自知

怎麼樣做人

做個全人

容人之量

做人的條件

有用的人

地球人

現代人

處難處之人

現代人的弊病

人與事

做人的風儀

對人與對境

人間學

人與自然的比量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