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腳跟猶未點地

張貼者:憨憨的小螞蟻
閱讀人數:7755人 張貼日期:2024-09-23 08:00:00
1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腳跟猶未點地

雪峰義存一日上堂說法:「要知此事,猶如古鏡當台,胡來胡現,漢來漢現。」玄沙師備詰問:「萬一明鏡破了怎麼辦?」雪峰答:「胡漢俱隱。」玄沙說:「老和尚腳跟猶未點地。」

這是為了徹底破除執著。凡是執有執空都是錯,或有或無都是錯,或現胡人或現漢人也都錯,凡有兩端相對的都是錯。禪悟者的心境,不僅是平等統一的,更是超越於一或異、有或無之外的絕對自在。

禪者所見的統一,是內外統一、前後統一、彼此統一,沒有異端,不落極端。現象上雖有善惡正邪之別,存心上一律都以無我的智慧處理,一律都以無私的慈悲對待。這就是《六祖壇經》所謂的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也像《心經》所說的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道理。一切的兩端,相即相通,又不互相混淆,這是佛法的基本認識。



一般人則善惡分明者嫉惡如仇,鉅細靡遺者斤斤計較,是非清楚者憤世嫉俗。這種態度對一般人而言,雖然是正常的反應,但也由於把是非善惡、人我恩仇的界限,劃分得太清楚,遂形成兩個極端,既使他人頗不舒坦,自己的一生,也都被困在煩惱之中。所以佛法要我們匯同來看,從有差別而體會無差別;在認識上,當然應該要有差別,就自我設定的立場上,必須有包容異己,同情異端的平等心和統一心。

所謂超越,是超越於有無、黑白、善惡等差別心之外,也要超越於平等的統一心之外,才是禪法的實證者及開悟者。超越並不等於否定,而是承認其存在,但不在乎它的存在對自己會產生什麼影響,不以自己所設的立場來衡量一切事物的對錯好壞。換句話說,差別現象是存在的,那是大家的立場,卻不會考慮個人的立場。這樣一定能夠愉快地處理問題,而又不至於把自己捲入問題的漩渦。

雪峰告訴大眾,若要知道離煩惱、得智慧、明心見性的事,就如一面古老的銅鏡架在鏡枱上,胡人經過時,鏡中有現有隱的,是胡人的影子;漢人經過時,鏡中有現有隱的,是漢人的影子。玄沙師備在一旁聽了,拋出一個疑問:「如果鏡子打破了,怎麼辦?」其實《六祖壇經》已經說過:「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六祖早已為大家打破了那面鏡子,玄沙便撿個現成的話題問雪峰。



雪峰上堂,本來是說法給一般人聽的,是比喻悟後智慧的功能,只有純客觀的反映,沒有成見的自我中心,所以他這麼說並沒有錯,但在玄沙覺得此語尚有語病,可能會被誤認悟後的人,真有一座明鏡,反而成了心障,硬是要把這面假設的鏡子打破。雪峰對玄沙的問題順口答道:「鏡子破了,胡人、漢人也都不見了。」這也沒有錯,智慧隱沒時,反映的功能也就產生不出了。不過鏡子打破之後,鏡裡的胡人、漢人雖然沒有了,但鏡外的胡人、漢人還在哩!怎麼辦?所以玄沙為聽法的大眾點出了更高深更超越的意境:「以老和尚這麼說,表示你的腳跟尚沒有著地。」意思是說,若就這幾句話的程度判斷,你的工夫尚不夠踏實,你的意境尚不夠透徹。什麼有啊!沒有啊!都是執著。超越有無,才是徹頭徹尾把時空問題解決了。

這種禪門師徒對話的方式,稱為「超佛越祖」,並不表示弟子的悟境高於師父,只是藉著師徒的對話,破除大眾對於權威、偶像及特定言論觀念的崇拜執著,使得禪修者擺脫一切的依靠憑藉,當下就能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尚未開悟,只是當時他所表達的不是最高的層次,而由玄沙師備把它點出來了。

資料來源:《公案一○○》◎圖文源自網路資訊,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處理。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