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生活小故事

說喻--子路救人

張貼者:🛂小惠
閱讀人數:16460人 張貼日期:2021-06-28 15:19:25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說喻--子路救人


圖/道璞 文╲星雲大師

春秋時代的魯國有一條法律:

如果魯國有人做了他國人民的臣妾或奴僕,只要有人願意將他們贖回,為人贖身的那個人,就可以到國庫領回自己所花費的錢財。

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子貢從鄰國贖回了本國人,卻沒有從國庫拿回自己所付出的錢財。孔子知道了,便告訴眾人:「子貢的處理方式不正確啊!從今以後,魯國人恐怕不會再去贖人了。
事實上,從國庫取回自己所花費的錢財,並無損個人的德行修養;如果人人都效法子貢的做法,那麼就不會有人願意去贖回自己國家的人了。」

後來,孔子的另一個學生子路,在路途中救起了一個溺水的人。
那個人非常感謝子路的救命之恩,便送了一頭牛作為回報,子路當下接受了他的饋贈。
孔子知道了以後,滿意地點頭說道:「很好、很好,以後魯國人搭救溺水者就會越來越多了!」

毀譽對於一個人來說很重要,但是當某件事情關係到團體、社會,乃至國家的利害時,如果你肯得放下個人的得失,著眼於大眾的利益;
肯得放下一時的成敗,著眼於團體的前途,那麼距離聖賢之路,也就越來越靠近了。

甚至進一步說,小至一個團體,大至一個國家,如果以大眾安樂為前提的人多了,以個人得失為考量的人少了,不論從團體以至國家,必然也會更加繁榮興盛了。

所以,希望人人都能學習聖賢的胸襟,共同為開創世間美好的未來盡一份心力。


「子貢贖人」和「子路受牛」是發生在孔子與他的兩個學生––子貢和子路身上的小故事。



這兩則故事告訴我們,如果只強調無私奉獻和道德的高尚性,而忽視了做好事應有的社會回報,那麼所謂的道德行為就會難以為繼。


子貢贖人的故事是說,春秋時期魯國有個規定,凡魯國人看到本國人在他國淪為奴隸,可以將之贖回,費用由國家補償。子貢贖買了一個奴隸,但它「發揚風格」,拒絕了國家補償。
世人夸子貢高尚,但孔子卻責備了子貢,說他打擊了人們繼續做贖人這樣的好事的積極性。因為有子貢的「模範行為″在前,大家也不好意思要回報,那麼就會想,我何必做這樣的賠本買賣呢?

子路受牛的故事講的是,子路救了一個落水者,人家酬謝他一頭牛,他收了下來,孔子稱讚弟子做得對,說以後魯國救人的人會更多。
從正反相對的這兩個故事我們看到,孔子對一種道德行為的評價,重點不在於細究做好事背後是否有純粹的道德心,而在於看此種行為能否形成良好的道德激勵。

如果一味地強調道德的高尚性,而忽視了做好事應有的社會回報,那麼道德行為就有滅失的危險。不求任何回報的道德標準固然高尚,但並非人人可為,也並非長久可行。


經濟社會一個重要的行事規則,就是要結合物質利益去做事。
任何時候只講精神獎勵,不講物質獎勵,甚至以精神獎勵來抵消物質獎勵,久而久之便會使人們喪失精神追求,阻礙進步的動力,即便是再好的道德行為也不會有人去主動實踐。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