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情緒管理文章

真是秋下一心愁?秋天憂鬱症易發作

張貼者:🛂鈺婷
閱讀人數:16781人 張貼日期:2020-10-19 08:00: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季節性憂鬱                          文/郭彥麟醫師  心寬診所 

唐朝詩人李賀所著「開愁歌」裡的一心愁被早期民歌「秋蟬」作者收錄在歌詞裡,其中唱到「誰道秋下一心愁...」,醫師認為是有根據的。

天氣轉涼節氣進入秋天,提醒秋天是憂鬱症好發季節大家須注意,避免過度感懷引發憂鬱症上身。



進入秋天,天氣轉涼,夜晚逐漸拉長,而空氣中也飄散出蕭瑟的氣息。

翁小姐是一位三十出頭的上班族,每年到秋天,她就開始變得鬱鬱寡歡,整天無精打采,懶洋洋的,只想睡覺。她的胃口大增,體重因此上升。更奇怪的是,她變得特別喜愛巧克力等甜膩的食物。

翁小姐說,她變成了一隻冬眠的熊,爬不出洞穴,三天兩頭就要請假,快被公司解聘了。

原來秋天來的時候,落下的不僅僅是葉子,還有可能是情緒。

英國有6%的人患有季節性情感疾患(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在緯度更高的國家,甚至高達10%。他們的情緒會隨著季節更迭起伏。

而低緯度的台灣雖然四季變化不明顯,也有不少人飽受"情緒寒流"的痛苦。

季節性情感疾患屬於情緒障礙的一種,主要會呈現一種季節性的循環,他們在秋冬開始憂鬱,持續幾個月之後,在春夏時漸漸恢復。

除了典型的憂鬱症狀,如情緒低落、失去活力、疲倦之外,SAD常伴隨一些非典型的症狀,如嗜睡、食量增大,體重增加。



更特別的是,有些人對碳水化合物的需求會大增。

大約60%的患者會長期受此疾病影響,而生育年齡的女性,發生SAD的機會是男性的四倍。 目前認為,光照的縮短與日夜週期失調是SAD形成的主要可能原因。

秋天之後,日照長度減短,影響神經內分泌與大腦調節情緒的功能,間接開啟了憂鬱的長夜。

研究發現,血清激素(serotonin)與褪黑激素(melatonin)的功能,和季節變化及日光長短有關,而這兩種激素都跟憂鬱症的形成息息相關。 北歐國家的高自殺率,或許就跟他們冬天短暫的日照有關。


另有些學者認為,是日夜週期失調的緣故。秋冬時分,日出時間延後,而我們內在的生理時鐘一時無法適應,導致情緒及睡眠紊亂。 治療上,除了抗憂鬱劑外,加拿大及美國精神醫學會(APA,2010)的憂鬱症治療指引,都將光照治療列為針對SAD的第一線治療。

常用的光療有兩種:光照箱(light box)與黎明模擬器(dawn simulator)。光照箱是讓患者每天接受一定時間與強度的光照,黎明模擬器則是放置在房內,用一到兩個小時時間,逐漸增強亮度,模擬旭日初升的情境。

在台灣,光照治療並不普遍,但天然的陽光,卻不虞匱乏。雖然冬陽的強度可能只有夏日的一半以下,但伴隨戶外的運動,與規律的作息,同樣可以調節激素分泌,緩解季節性憂鬱的症狀。





日夜溫差大,小心著涼,但也要注意自己的心情保暖,別讓情緒感冒了!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