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人生系列

修行人,其實你可以生氣,但前提是要有兩顆心

張貼者:姿余
閱讀人數:3295人 張貼日期:2021-09-04 09:25:00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76 GIF生氣傷心感覺情緒ideas

修行人,其實你可以生氣,但前提是要有兩顆心,
一是覺知心,二是慈悲心。


在帶著覺知的生氣過程中,怒火不會成為無明之火讓我們失去
理性,而是受到觀照逐漸消解的,
在更深入的觀照中,我們可以看到怒火來也無所來,
去也無所去,就像大海的波浪,海面上波濤洶湧,
在大海的深處,是無邊的寂靜。

很多人自從學佛修行後,就不敢生氣了,
因為“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所以萬萬不可生氣。
麻煩的是,雖然表面一團和氣,心底還是有氣,
只是忍著不發作而已。

長此以往,怒氣鬱結在身體中,就會造成各種不適乃至病痛,
或者在某個本來不該生氣的時候,會突然發好大的火,
連自己也不知是怎麼回事,其實,

正是以往一直被壓抑的火氣,在某個情境中被激發出來了,
這在心理學上叫做【派生情緒】。

學佛的人一生氣,就好像顯得修行不夠,也會被人說:
看看你,學佛了還和別人生氣!就感覺自己很失敗、很沮喪。

於是我們念著佛持著咒,念著“ 氣即是空,空即是氣 ”,再也
不敢生氣,更有甚者,我們不知不覺養成了取悅他人的習氣,
你好我好大家好。


看錯人,不是因為你瞎,而是因為你太單純- 每日頭條

言談舉止中,都以他人的意見左右,不敢真實表達自己的想法
,除了附議和贊成票,我們缺失了獨立的思想和人格。

佛法說【直心是道場】,可我們卻委屈自己的心意,
不敢直接表達情緒和意見,變成了委屈是修行。

在此想提醒您:其實你可以生氣,你去寺廟中看看,
四大金剛怒目圓睜,和誰鬥氣呢?

還有一些羅漢,也是一臉嗔怒之相,讓人不敢親近,
為什麼會塑造這樣的形象,大家有沒有想過?

《信心銘》中說,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只要我們保持覺知之心,一切法都是佛法,
都能成為善巧方便的妙用,這就是佛法中的“不二”。

《圓覺經》中說,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
《維摩詰經》說,淫怒痴性即是解脫。





只要我們保持覺知之心,一切喜怒哀樂都是清淨之行;
反之,如果我們缺乏覺知,那些表面的安詳喜悅,反而成為
負累與壓抑的煩惱。

我們就能從“嗔怒”中悟得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真如自性,
從嗔怒中獲得解脫,這就是轉怒火為菩提,而不是石頭壓草,
越壓越長。

我們可以生氣,但同時要提起慈悲之心。
我們要洞察到,用這個生氣的方式,是否可以更好地警醒他人
、助人成長?

關鍵的一點是,哪怕再生氣,我們的發心也是為了他人,
而不是自我宣洩或傷害他人。

這在以棒喝聞名的禪宗中特別多見。
據弟子回憶,雲門宗的泰斗佛源老和尚生前喜歡拄個拐棍,
在寺中四處走動。

看到什麼東西沒放好、什麼事沒做完的,開口便罵,有時火氣
還挺大。
弟子如果有犯錯的,少則罵你一頓,重則一拐棍打上來。

弟子們對老和尚是又愛又怕,有的人還特別盼望能吃老和尚
一棍,因為打過之後雜念少了許多,還睡得特別香。

佛法不是講慈悲的嗎,老和尚為什麼對弟子又打又罵呢?
弟子們又為何不以此為苦呢?
因為弟子們從老和尚的打罵中,感受的是一片慈悲愛護之心啊!

喜怒哀樂,隨起隨覺,自在自如,直心而行,便能行起來。



 【探索生命藍圖】之與靈共舞 心得_佳瑩師姐
http://www.vips.com.tw/DocLook?DocID=3919


修行人不是不能生氣,要「練習」和煩惱做朋友 
http://www.vips.com.tw/DocLook?DocID=3951








【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