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文章列表] [返回最愛列表] > 文章類別:心靈文章

別把自己活老了

張貼者:🛂玉芬
閱讀人數:3645人 張貼日期:2020-05-20 19:15:48
0             加Line好友    加Line社群

有半數老人 大腦和年輕人一樣活躍!哈佛教授:衰老是被灌輸的概念,心一老 人就老...
 
編聊邊看, 我想告訴你的是 「信念」具有強大的力量, 我們不只可以控制情緒, 甚至連身體健康也能掌控,你相信嗎? 本文運用心理學,做了實驗發現: 「衰老是一個被灌輸的概念。

」 也因此, 只有「認為」自己老才是真的老! 心不老 人不老!   快看看怎麼擁有一顆不老的心, 繼續看下去...   (贊助商連結...)       在歲月面前, 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 將一個人的心理時鐘 倒撥 20 年,有可能嗎? 在這裡, 心理學將為我們發現這種「可能」...   《可能心理學》 心理學家艾倫·朗格教授今年 63 歲, 是第一位在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獲得教授席位的女性。
  朗格教授用一詞之差來解釋 她的研究與傳統心理學之間的差異: 傳統心理學研究的是「什麼」, 而她研究的是「可能是什麼」... 她將自己的研究稱為「可能性心理學」, 不是描述普遍的真相, 而是尋找個別的可能性...   被醫生判定瘸腿, 但現在她雙腿健康... 朗格教授熱愛網球。
年輕的時候,她摔斷了腳踝, 醫生說她從此會瘸腿, 再也不能打網球了。

但現在她雙腿健康,仍然在打網球。

  30 多年「可能性心理學」的實踐, 使這位心理學家將身體和心靈的控制權 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度過了一段非凡的歲月, 她覺得世上沒有什麼東西是她不敢嘗試的。

當別人告訴她「不」的時候, 她一定會反問一句「為什麼不?」         什麼是專注力? 「可能性心理學」的第一個假設是, 我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或者能變成什麼, 一切皆有可能。

  但人是習慣的動物。

我們如此容易被僵硬的世界觀、慣例、 偏見或者刻板印象所麻痹, 我們的很多行為往往是先入為主、不假思索, 或者想當然的結果, 沒有經過任何思考或者認知過程。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自己知道, 其實,我們並不知道。
  朗格教授做過一個「複印機」實驗: 幾個人在排隊複印東西, 實驗者問前面的人能不能讓他先複印。
只要這個實驗者給出了理由,人們通常都允許他插隊。
有趣的是,這個理由本身是否合理卻並不重要。
無論你說「對不起,我趕時間」, 或者「對不起,我想複印文件」, 人們的反應是一樣的。




  「並不是他們沒聽見你說什麼。

」 朗格教授說, 「而是他們根本沒意識到你說了什麼。
」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許多行為 都是像複印機實驗裡的那種「自動」狀態下做出的。
所以,我們需要時不時地停下腳步, 思考一下正在做什麼,在某個情境下是怎麼反應的, 為什麼會這樣的反應?還有沒有別的選擇? 這就是所謂的「專注力」。

在她的學術生涯中,這是一個核心概念。
  「專注力」其實是一種很簡單的實踐 ——留意新事物,積極尋找差異。
無論是關於你自己的,還是關於周邊環境的, 無論這個新事物看上去很傻, 或是很聰明,只要它是新的,是不一樣的 ,就會將你置於「當下」的狀態, 讓你對人和環境重新敏感起來,向新的可能性敞開, 形成新的視角。
那些多年來稱之為「智慧」的東西也會變得可疑起來。

  為了適於生存,腦海裡保存了無數的規則與分類, 以快速有效地指導當下的行為。
也是文化對人的教化功能,通過傳達「絕對」的概念, 我們的文化得以代代相傳。
這無疑帶來了穩定,但也讓我們付出代價。

因為很多時候,情境已經變化了, 我們還一如既往地堅持著那些規則和分類, 不假思索地運用它們。
      換角度而言, 「專注力」是一種批判性的思維方式, 它並不意味著否定,而是存疑和追問, 從傳統、權威、成見、慣例、約定俗成中, 收復自己的頭腦,對塞給自己的信條問一句, 「真的嗎?」「為什麼?」「萬一呢?」   朗格教授認為傳統醫學的問題也在於此。

醫學是一種不完美的科學,它能提供的只是概率, 一種抽象的數學概念,但到了病人那裡, 卻經常被作為唯一的正確答案接受下來。




事實上,任何一種疾病,一旦落到個人身上, 每個人都有他的特殊性,沒有一個人是概率, 沒有一個人是「大多數」。
  「我並不反對傳統醫學。

」她解答道, 「我只是反對對醫學測試和醫生的無條件信任與依賴, 由此導致無意識狀態,太容易接受一種疾病的標籤, 比如癌症、抑鬱症等。
」   「現代人應該對『不確定性』有更健康的尊重。
」 她說「『不確定性』才是現實世界的本質狀態。

現實從來不是靜止的,從不同的角度觀察, 得出的是完全不同的結果。
」   一旦我們看清自己是如何自我束縛在文化、範疇、 語言和思維模式的陷阱裡,就會發現, 人生中我們可以「控制」的部分, 包括健康和快樂, 其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

    返老還童的可能性 在一部即將開拍的好萊塢新片《倒時鐘》中, 詹妮弗·安妮斯頓將出演朗格教授, 電影主線是她在 1979 年做的一個實驗。
  16 位老人分為兩組, 在佈置與 20 年前一樣的地方生活... 一個匹茲堡的老修道院裡, 朗格教授和學生精心搭建了一個「時空膠囊」, 這個地方被布置得與 20 年前一模一樣。

他們邀請了 16 位老人,年齡都在七八十歲, 8 人一組,讓他們在這裡生活一個星期   這一個星期裡, 這些老人沉浸在 1959 年的環境裡, 他們聽上世紀 50 年代的音樂, 看 50 年代的電影和情景喜劇, 讀 50 年代的報紙和雜誌, 討論卡斯特羅在古巴的軍事行動, 美國第一次發射人造衛星。
他們都被要求更加積極的生活, 比如一起布置餐桌,收拾碗筷。

沒有人幫他們穿衣服,或者扶著走路。
  唯一的區別是, 實驗組的言行舉止必須遵循現在時 他們必須努力讓自己生活在 1959 年, 而控制組用的是過去時 用懷舊的方式談論和回憶 1959 年發生的事情。

  實驗結果是... 兩組老人的身體素質 都有了明顯改善   他們剛出現在朗格的辦公室時, 大都是家人陪著來的, 老態龍鍾,步履蹣跚。




一個星期後, 他們的視力、聽力、記憶力 都有了明顯的提高,血壓降低了, 平均體重增加了 3 磅,步態、體力和握力 也都有了明顯的改善。
  生活在 1959 年那組 效果比 回憶 1959 年那組驚人 不過,相比之下,實驗組, 即「生活在 1959 年」的老人進步更加驚人, 他們的關節更加柔韌,手腳更加敏捷, 在智力測試中得分更高, 有幾個老人甚至玩起了橄欖球。
局外人被請來看他們實驗前後的照片, 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心理狀態,決定你的身體狀態 這麼多年來, 關於這個實驗的質疑從來沒有停止過。
畢竟,這是一個田野實驗, 因為缺乏實驗室的控制, 一個結果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釋。
  事實上,直到今天,朗格教授仍然難以解釋, 那一個星期裡,這些老人的大腦和身體之間, 到底發生了怎樣的交互影響。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 這些老人在心理上 相信自己年輕了 20 歲, 於是身體做出了相應的配合。

為了維持時間感,那些「活在 1959 年」的老人 必須付出更多的「專注力」, 即更有意識的「活在當下」, 因此他們的改善更明顯。
雖然不至於「返老還童」, 但這個實驗至少證明了, 我們生命最後階段的衰老並非是不可逆轉的。

   

「衰老是一個被灌輸的概念。
」 她接著說,「老年人的虛弱、無助、多病, 常常是一種習得性無助,而不是必然的生理過程。
」 關於衰老的很多思維定式是經不起推敲的。

比如人老了,記憶一定會衰退嗎?   腦神經科學的證據顯示, 一半以上的老年人, 其大腦活躍程度與 20 多歲的年輕人並沒有區別。
他們在短期記憶力、抽象推理能力以及訊息處理速度等 方面的能力都不應差於年輕人。




那麼,到底是什麼抑制了他們真實的潛能?   根據朗格教授的分析, 這是因為我們身處一個 崇拜青春而厭棄老年的社會。
年輕的時候, 我們想當然地以為自己永遠不會老。

與此同時, 我們固執而輕率地認定衰老和能力減弱有著必然的聯繫。
某天早上我們醒來,驚恐地發現自己已步入老年, 這種思維定式往往極具殺傷力。
  當我們發現自己記性越來越差時, 最現成的解釋似乎就是——我們老了, 而很少再去尋找其他的可能性, 比如也許是我們失去了記憶的動機和意圖?   事實上,很多心理實驗都證實, 一個人衰老的速度 與環境暗示很有關係。
與一個比自己年輕的人結婚,往往長壽; 相反,與一個比自己年老的人結婚,往往短壽。
社會經常規定了,什麼樣的年齡應該穿什麼樣的衣服, 否則就是為老不尊。

因此一個經常穿制服的人往往不容易顯老, 因為制服沒有老少之分,沒有年齡暗示。
  「如果我們不是將『變老』看成是一種時間的遺失, 一條單向的下坡路,而是一個時間的過程, 一種自然的變化,我們會發現年老的許多好處。
」   一個實驗, 老年人對自己生活有更多控制權, 記性會更好,而且活得更久。

在 20 多年前的一個養老院的實驗中,她發現, 當一個老年人對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控制權時, 比如他能決定在哪裡招待客人,玩什麼娛樂節目, 自己照顧房間裡的植物, 他會比那些被全方位照顧的老人更加快樂, 更愛社交,記性更好,而且活得更久。

   

有人問朗格教授, 是否想過讓自己回到 30 年前? 她笑著說: 「如果你是一個懂得專注力的人, 年齡從來不是問題。
無論你 20 歲,30 歲,或者 60 歲, 你都是在體驗當下, 你在自己的時間裡加入生命的體驗。
這是一種生活的藝術。





」 在歲月面前,我們真的無能為力嗎? 將一個人的心理時鐘倒撥 20 年,有可能嗎? 在這裡,心理學將為我們發現這種「可能」...   原來... 只有「認為」自己老才是真的老! 心不老人不老!    

  (文章來源:/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提醒:】